詳細検索
関連検索: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mtk, smart phone, smart watch, Keyboard, OPENBOX 全てを見ます
南山律在家备览  持犯篇导读  讲记20 の画像

南山律在家备览 持犯篇导读 讲记20

SKU: FS9101714
弘一大师遗著——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五浊恶世,光芒再现。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南山律在家备览》

持犯篇导读  讲记20

主讲法师:因法师

201408上海斋戒版

     好,请坐。我们这里看到第七课,也就是最后一课的“广斥愚教”。“广斥愚教”就是说对于一些啊,有些人他对戒律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错误的认识呢因此而轻视,然后觉得说这个不是很重要啊,我学大乘啊,等等啊,就不是很重视。那这个地方啊,这个道宣律祖他引这个种种大乘经论的道理来破识这样的邪知邪见,那么重点也是告诉我们,学习大乘还是要重视戒律,这是个重点。

     好,我们看这个文:

    《事钞》云:“今时不知教者,多自毁伤。云此戒律所禁止,是声闻之法。于我大乘弃同粪土。犹如黄叶木牛木马,诳止小儿。此戒法亦复如是,诳汝声闻子也。”

好,第一段是这样,“倚滥毁伤,”这个所谓倚滥,就是说,这个“滥”指的是说对于大乘教法的浮滥那种错误的认识。依靠着对大乘教法这种错误的浮滥的认识一直毁伤戒律,这个叫“倚滥毁伤。”“今时不知教者,”就是说,所谓不知教者不是说他真正的完全不懂佛法的道理,而是什么,他执理废事或者执大谤小,这些叫不知教。简单来讲就是说他不了解佛陀一代时教,像天台讲五时八教,一代时教,施设的意义,不知道其实所谓的从声闻的教法到菩萨的教法其实都是一条路上,都是一佛乘的教法,这叫不知教者。但是他只懂得片面的大乘的义理,所以了解不是很正确,所以叫“多自毁伤,”毁伤就是毁弃戒律。

    “云此戒律所禁止,是声闻之法。”说这个戒律是小乘的,很多人啊都会有这个说法会有这样的认识。“于我大乘弃同粪土。”我们这大乘啊,“直截根源佛所印,寻枝摘叶我不能。”这是永嘉大师的证道歌里面讲的。很多人也是跟着学,但是永嘉大师的证道歌里面他也说我也曾经累劫修啊,这句他们根本就不提了,所以就是取自己喜欢的。 然后,“犹如黄叶木牛木马”,这个是《涅槃经》里面的婴儿行品,第九,他的譬喻,说小孩子这个啼哭啊,然后呢,大人拿那个树上枯黄的树叶跟小孩子说这个是黄金,或者拿木牛木马骗小孩子说这个是真正的牛啊马啊,送给你当玩具啊什么的,“逛止小儿,”只是为了欺骗小孩子。他这个小孩子指的是什么呢?“此戒法亦复如是,诳汝声闻子也。”是说声闻的人他像小孩子一样,那么智慧有限,所以呢拿这个戒律的这种黄叶木牛木马来骗这个声闻人,安定声闻人的心,让他暂时啊能够安定下来,是这个意思,当然《涅槃经》里面它讲的不是这个意思,所以在《涅槃经》里面它也有说啊“受持是经而毁戒者则是众生恶知识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属, 如是之人我亦不听受持是典。”就是说《涅槃经》里面,它是扶律谈常啊,他意思就是说要是你受持《大般涅槃》法门的话,而你却毁损戒律毁谤戒律的话,那这样子的话就是众生的恶知识,就是魔啊,那么这样的人呢,佛陀说也不听许他受持大般涅槃不生不灭的教法,这种圆顿的教法,也不允许他来受持。所以有人就是断章取义啊,把这个黄叶木牛木马这个譬喻就是说变成佛陀的对戒律的看法,就只是这样子而已。好,那这个是第一段:“倚滥毁伤,”这个是先说明他们的过失。

第二段呢,约理正破,就是开始引经据典来破斥这些人的这种邪知邪见呐。第一段呢,教逐机,所谓教逐机就是这个佛陀施舍教法的,都是根据众生的根基,而来施设的。但事实上,不离开一佛乘。好,就是说,一样要引导大家到五百由旬外的宝所,但是呢,有的人先带他走一百由旬,有的人先带他走两百由旬,三百由旬,但是不管一百、两百、三百由旬,都是在通往五百由旬的宝所的这条路上,你说这个不究竟,我不究竟我就不走,那不究竟不走,你就到不了,固然一百由旬、两百由旬、三百由旬是不究竟没有错,不究竟但是并不代表不需要经过这条路,这是两码子事。它不是目标,没有错。不是目标,但是它是中间站,你还不能不经过这个中间站,你不能说这是中间站,不是目标,所有我就不走,这是不合理的。就像我们走高速公路,我从杭州过来,那么要经过一些地方,一些中间站,你说中间站不是目标,所以我不走,那你不走,你也到不了,一样的道理。只是佛陀告诉我们,中间站的意思是告诉我们中间站不要停留,路过就好了,而不是告诉你,这个是中间站,所以不要经过。好,所以,黄叶木牛木马也是这个意思,说声闻教法它只是一个中间站,你不要停留,但是呢,并不代表说你不要去学,好,是这样子。看这个文:

 原夫大小二乘,理无分隔。对机设药,除病为先。

好,大小二乘啊就理上来说本来是没有分隔,就像我刚刚讲的五百由旬的路,走一百由旬,两百由旬,三百由旬,一百公里,两百公里,三百公里,五百公里是目标,但是一百、两百、三百公里的过程,你都需要经过,那这个分大小乘的差别也是一样,这过程你都要经过,它是没有区隔的,这叫“理无分隔。”然后,“对机设药,除病为先,”就说有的众生根基,他心量比较小,所以佛陀告诉他,先修这种声闻的教法,小乘的教法,但是呢,当他证得阿罗汉的时候,佛陀会继续告诉他,这只是个化城啊,不是宝所,把化城隐没,告诉他说宝所还在前面,你要继续往前走。但是这类人的根基比较小,所以先方便的跟他讲,这两百公里就是宝所,你先到这个地方就好了,然后让他再次得到休息,是这个意思。所以“除病为先,”众生有的根性,那个根性比较小,所以跟他讲宝所在两百公里这个地方,但并不代表说两百公里这个地方,我们就不要经过。

好,第三段引证:

故鹿野初唱,本为声闻,八万诸天便发大道。双林告灭,终显佛性,而有听众果成罗汉。

这个引证就是说,这个其实上佛陀讲经说法,这个法本来是没有高下的,只有在于人的根基有高下,所以悟的也有不同,比如说,他举了两个例子:本来佛陀表面上是在做声闻法,“鹿野初唱”就是在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这是在鹿野初唱,本为声闻人啊五比丘,但是呢,同时有八万的天人他们是有大乘的善根的,他们听佛陀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说这个四圣谛八圣道的时候,他们便发起广大菩提心,那么甚至啊能够悟入无生,这叫“便发大道,”悟入到大乘无生之法。所以,他们听闻看样子外相是声闻法,但却悟入这种大乘。就像那个《楞严经》里面,不是有一个尊者他观呼吸,从观呼吸当中悟入圆通,那么,优波离尊者他靠持戒,靠持戒当中悟入圆通。所以是看根性的问题啊,这是第一个。相对的“双林告灭,”双林就是娑罗双树间呐,在佛陀入涅槃的拘尸那城的娑罗双树间告灭,那个时候啊,佛陀最后说《涅槃经》,终显佛性,说《涅槃经》,然后扶律谈常,谈这个常住真心的这个理,然后同时再次的扶律,再次标显这个戒律的重要,这个时候终显佛性。但是呢,“而有听众果成罗汉,”听了之后,有的人可能听了只有证到阿罗汉的果位,说大乘法证小果。就像《楞严经》里面,佛陀说首楞严大定的圆顿法门,结果摩登伽女就证得三果阿罗汉,所以这是根性的问题,有时候不在于法的差别。结论:

    以此推之。悟解在心,不唯教旨也。

在这个心,就说在你这个心的智慧的浅深,“不唯”这个唯就是不只是在这个他所说的教法的这个旨趣。像前面讲,在佛陀在鹿野苑讲的教法,它的旨趣,本来是声闻法,但是根基够的八万诸天便悟入大乘,《楞严经》里面旨趣是在说圆顿法门,但摩登伽女却悟入小乘的三果。所以这个就是看众生的根基啊,所以现在的人也是一样,都喜欢修最圆顿的法门,那么对于这种比较方便的法,兴趣就不大。但他没有想到说,就像我们前几天跟各位讲啊,这个狮子乳啊要黄金杯才能够承受,每人都觉得他是黄金杯,不觉得他是什么玻璃杯,塑胶杯,所以这个时候都想听最高,最圆顿,最直接的大法,但事实上,如果没有那根基,就算再怎么圆顿的法,听了之后,往往也都只是修人天福报而已,不管汉地的首楞严大定,或者呢藏传的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就说他本身如果没有这种根性,那种基础来修的话,到最后都是修人天福报而已,修点禅定,修点人天福报而已。所以,“悟解在心,不唯教旨,”不只是这个教法的这个旨趣而已。

好,那接着看到这个三学的次第,三学次第当中,首先这个“推戒功”,刚才前面这个“教逐机,”这是一个说法,就是说事实上,“悟解在心,不唯教旨”这是重点。这个在于你般若根基的高低啊,不在教法的浅深的本身。好,从这点来说,所以,毁谤戒律是没道理的。他认为他可以悟得很高,他应该修很高很高的法,但事实上,修很高很高的法他有没有这个根基,从另外一点来说,道宣律师他悟的这个境界啊,证悟的境界啊也是非常非常的高,各位可以看到那个,各位要是有机会看道宣律祖所著的《释门归敬仪》,另外一本著作,《释门归敬仪》里面道宣律祖也有告诉我们观修的方法,禅修的方法,但禅修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圆顿法门,就是《楞严经》那种修自性定的圆顿法门,所以真正的懂得圆顿法门的人他事理是不相妨碍的,就像有的人他说念佛啊是着相啊什么的,事实上着相不着相不在这个法门,而在你的智慧,有人说念佛是着相,持戒是着相,所以我必须要把念佛去掉,把持戒去掉,我才不着相,那么这样子的话,就是说这样子的人,他所悟的真如的理就没有遍一切处了。为什么?他的真如的理就没有遍于念佛、遍于持戒当中,必须要把念佛跟持戒去掉才能够见到真如的理。那他们真如的理就不是真的真如的理了。因为,真正的真如理是遍一切处,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挑水劈柴都是禅,都是般若波罗蜜,都往道上汇,那如果执理废事的人就必须要把所谓相上的东西去掉,然后去凸显一个所谓实相所谓圆顿的光景,去守着那个东西,事实上他所守的那个东西不是真正的圆顿的实相,而只是一个大我的境界,好,当然这个,各位要是学过教理各位就知道了,那如果不知道也没有关系,总之就是说,理事是不相隔碍的。你说波浪不好,那么我们要找到水,那你说波浪不好,我把波浪去掉,我要找水,我也找不到。所以念佛也好,持戒也好,它的体就是理。好,而且你看佛的法身,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佛成佛的时候清静法身当中一分就是戒,戒法身,当你要成就佛果上的戒法身,因地上却要把戒律给踢掉,那代表说啊,这个人他对实相的道理并没有真的懂。好,所以下面讲,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三学,戒定慧三学,必须要次第的升起,好,刚开始修圆顿,就圆顿的理来说,圆顿理是要有承当的人,他修什么理都是圆顿的。第二段,从戒的这方面来说,看这个文:

故世尊处世,深达物机。凡所施为,必以威仪为主。

所以呢,这个世尊啊来到这个世间度众生,就深深的了达众生的根基,物指的是众生啊,深深了达众生的根基,所以呢,佛陀“凡所施为,”他所有的说法教化啊这一切,“必以威仪为主,”这个威仪指的是戒学,佛陀在摄受众生啊,必以戒学为最尊,特别尊崇,这个戒学。你说戒律不重要,就算我刚才讲的这一大堆理论你听不懂,但你只要想到一件事情,你就知道了,佛陀出世他没有现在家人,他现出家人,然后呢,出家的两百五十条戒跟大家都一样,如果戒律不重要的话,佛陀为什么要示现出家人,他现在家人就好了嘛。所以,就是说,从这个实际上就知道,佛陀出世也是推崇戒律的,因为戒律是一切修行的一个根本,地基。就像一个房子,上面盖的很漂亮,但是没有地基,底下没有地基,这种房子你敢住吗?当然不敢住啊。这个房子盖的很漂亮,地下的地基很深,我们才敢去住。这个戒律就是地基,如果没有这个戒律的地基的话,定、慧修的再好,也是邪定邪慧,所以“必以威仪为主,”这个戒学的威仪为主为尊。好,看下一段:

但以身口所发,事在戒防,三毒勃兴,要由心使。今先以戒捉,次以定缚,后以慧杀,理次然乎。

好,就这个地方讲的三学的次第,身口所发的用戒来防范,戒的话主要是来防身口的造作恶行,杀盗淫妄的这些事情。身口的事情,靠戒来防范。然后呢,“三毒勃兴”,这个勃就是突然啊,就是突然的升起,“要由心使”,就是说三毒升起要由心去调伏它,所以呢,当然心是比较微细的,事相上是比较明白,可以知道的。所以你事相上一定要先防,这才能防心。就像我们跟各位讲的防微杜渐,你事相上整天去唱歌跳舞或整天去游乐场所整天就这样嬉笑,那你说内在的贪嗔痴要调伏,那没有办法。我们不是维摩诘居士,法身大士啊,我们还是凡夫,凡夫的话就是要先把外围的护城河给建筑好,先把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保护好,先不要让他太过于躁动,你看我们现在受八关斋戒,受八关斋戒把所有躁动的因缘全部停下来,全部停下来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心很安静,很寂静,你才有办法真正的去学习定慧的法门,所以这个是必然的次序。所以底下它说啊,对治的方法必定是以“先以戒捉,次以定缚,后以慧杀。”先以戒捉到贼,一般的人啊贼进来他都不知道,你如果不持戒,像我们这几天各位学戒,持戒,各位就知道,你要是不学戒、不持戒,平常做很多事情,是错误的你都不知道,甚至你会把它合理化,我是修大乘的,我是利益众生的,或者这个事情没有关系的,大家都这么做,等等,等等的理由,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把我们的烦恼合理化,如果你不学戒的话会更加严重。所以呢,“以戒捉”就是你学戒之后先捉到贼,先看到贼,什么人是贼,什么是朋友,学戒之后先搞清楚。戒捉,定缚,接着以定的力量把这个贼人给伏住,抓住。然后次以慧杀,再以智慧来破坏这个烦恼,这个是必然的程序,所以说你说很多修行人他不学戒,你不学戒的时候,你的定慧的力量要发挥到哪里去,连贼都不知道在哪里了,所谓修行,我们讲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烦恼习气的行为,你修行连所谓的这个该修的地方在哪里你都不知道,那谈何修行呢?对不对。所以,那你的习气在哪里?问题在哪里?你学戒之后就知道,像杀盗淫妄酒,或者八关斋戒的这些内容,或者菩萨戒的这些内容,你学习了之后就会知道,哦,原来我习气粗重的在这个地方,这个时候至少你先看到它是贼啊。好,接看下一段,“斥狂妄。”下面是相反的,不按照三学次第的,相反的呢:

    今有不肖之人,不知己身位地,妄自安托云是大乘。轻弄真经,自重我教。

    “今有不肖,”肖就是像的意思,就是他学佛但又不像佛,就是不肖之人,“不知己身地位,”就是说,把法身大士,或者证道的人讲的话拿来安在他自己的头上,以为证道人讲的话就是他的境界了。所以,“妄自安托,”安然的托言啊,说什么呢,我就是大乘,大乘的修行人,其实所谓大乘的这个不容易哦,像各位我们今天早上带各位观修菩提心,大乘的核心是菩提心,对不对,你说菩提心哦,然后把中庸的人,面对中庸的人你要对他升起修慈修悲,然后真正的希望所有跟你不好不坏的人能够离苦得乐,这个很难;再呢,把冤家放在眼前,你观想我愿意代他受苦,把他黑气全部吸进来,给他安乐,这更困难,那你说,一般人对冤家不要去伤害他,不要抱怨呐就算已经很不错了,还要代他受苦,这谈何容易?但是做不到的时候怎么能说自己是大乘呢,这个对众生的这种分别心还这么强,然后还是很狭隘的,那怎么能说是大乘。所以,“妄自安托云是大乘。”因此“轻弄真经,”这个真经指的是律藏,说我是大乘,所以对律藏非常的轻慢。“自重我教,”我教就是指他所学习的大乘教法。这是第一个,  第二段:

即《胜鬘经》说:毗尼者即大乘学。智论云,八十部者即尸波罗密。如此经论,不入其耳,岂不为悲。

前面第一个是说不肖之人怎么怎么的,第二个呢,就举经典来说,《胜鬘经》里面它说,“毗尼者即大乘学,”即是不二,这个律藏跟大乘之学,是不二的,就是我刚刚在讲的,一百公里、二百公里、三百公里、五百公里的那个譬喻,那么中间的过程都是通往五百公里的一条路上的,还不能去掉。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佛的戒法身跟因地当中的持戒是它是相随顺的因,相随顺的因果啦。所以毗尼者即大乘学,这是从经上来引证讲戒定慧三学不二。再呢,《大智度论》它说:八十部者,这八十部就是八十诵律,就是最根本的还没有分派别,最根本的律藏,八十诵律就是什么呢,尸波罗密。就是声闻的八十诵律就是菩萨的戒波罗蜜,菩萨戒波罗蜜有三种: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是菩萨戒的三聚净戒。摄律仪戒,也就是这些声闻戒法,菩萨要学,尤其出家菩萨要学声闻戒法,这是菩萨的摄律仪戒的部分。你说不要摄律仪戒,我只要摄善法戒,学六波罗蜜;摄众生戒,对众生的慈悲度化,那这样三聚净戒就三缺一啊,那就不叫三聚净戒了,就不叫菩萨圆满的戒体了,所以八十部者即尸波罗密,然后,这些经论不入其耳,就是说这些人恐怕连这些经论可能也没有看,或者看了之后呢,还是执着他这种偏狭的想法。“岂不为悲,”那这是很值得悲伤的事情。

那么下段,相非灭法,这个就法的住持来说啊,如果大小乘互相攻击的话,对法的灭亡啊会加速它的速度。我们首先引经来说明,

故《百喻经》云:“昔有一师,畜二弟子,各当一脚随时按摩。其大弟子,嫌彼小者,便打折其所当之脚。彼又嫌之,又折大者所当之脚。”

《百喻经》举的譬喻就是说:有个师长他有两个徒弟,这两个徒弟呢,“各当一脚随时按摩,”一个按师父的左脚,一个按师父的右脚,那么这两个弟子不和,不和呢也就算了,结果呢,大弟子嫌彼小者师弟,就把师弟按摩师父的脚给折断,就不让按摩了。然后呢,这个小的呢就把大师兄所按摩的师父的另外一个脚给折断,也不让按摩了。最后大家都不要按摩了,这时候呢最倒霉的是谁,当然师父啊。所以啊,师父指的是什么呢:佛陀。大小二弟子代表大乘跟小乘,这两派互相攻击,最后伤害的是什么呢,是佛法。所以不应当互相攻击,应当互相尊重。好,这是引经,第二段,法合:

譬今方等学者非于小乘,小乘学者又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

方等就是大乘,大乘的学者批评小乘,说明这个不了义,这个不重要,我不要学。“小乘学者又非方等,”小乘学者说大乘非佛说,这个不是佛讲的,所以呢,从古印度时代大小乘,两个宗派就不断的在法上,不断的起争执,所以致使大乘的佛陀的法典呐二途兼亡。大小二乘两条路啊,你攻击我,我攻击你的结果,法就灭了。好,这是法合。

第三段,显验:

以此证知,今自目睹。

就是说,我们从历史上的经验可以看到,确实,大小乘互相攻击的结果,然后到最后对两个都没有好处,整个佛法就这样衰亡了。最后总结,示意结劝:

恐后无知初学,为彼尘蒙。故曲引张,犹恐同染。悲夫!

就是说道宣律祖说这么多的目的呢是为了怕后来无知的初学,“为彼,”这个彼就是前面所说的不肖之徒,学大乘他学的不好,就执理废事,那么执大谤小,结果呢,被这些人所蒙尘,所误导。所以“故曲引张,”曲就是详细的,所以在这个地方“引张”就是说详细的声论各式各样的经律论的道理,大乘经律论的道理,说明戒定慧三学是必然的,那么法无高下,悟解在人,悟解在心。或者我们刚才讲的,《胜鬘经》的经文,还有《大智度论》的经文的证明,以及我们刚才所说的佛陀的五分法身,跟基础的戒是相随顺的因果,乃至菩萨的三聚净戒,摄律仪戒就是声闻戒法。这很多太多太多的证明,而且都是大乘经论的证明,太多太多的证明,就是说明什么的,真的修学大乘的人是不能够弃舍声闻戒法的。其实所谓大乘和小乘的差别在哪里呢?主要在发心呐,不在于智慧的本身,当然大乘的人发心大,所以相对他智慧高,但真正大小乘的差别在发心。你说我今天在佛前拜佛,我是大乘还是小乘?就看你发心了,我发心拜佛是为了自己求解脱,入无余涅槃,那我就是小乘;我今天拜佛的目的是希望为了使一切如母般的有情迅速得到解脱,为利有情愿成佛,而来拜佛,那我这个拜佛就是大乘。持戒,念佛,一切一切的修行都是这个道理。

所以,总结就是说,我们对于<持犯篇>,所说的内容,我们要重视它,而且要尽量发心随学,但你刚开始做的不好,做的不好没关系,就是忏悔。那么忏悔要同时发愿,回向发愿,希望三宝加被,让我们未来能够做的更好。因为现在刚开始做不好是因为我们的福德因缘还不具足,所以持戒的环境还不是很好,那你就好好的回向忏悔,回向发愿。如果你一开始的时候环境不好,或者自己做的不好,你就选择放弃,你一选择放弃的结果你就永远没希望,而且你一定要知道放弃的结果很有可能到最后就是三恶道了。我们这几天带各位观修三恶道的境界,那个境界真的是连梦都不想梦见,那么何况说去那些地方。所以就是我们对这个戒法要重视,那重视的具体做法就是,第一个你要学习。我们这样<持犯篇>这五天很密集的讲十堂课,那各位听过一遍其实是不够的。下去呢,再把笔记好好整理,好好多多复习。好,这<持犯篇>整理复习,然后呢,这当中,如果会常常犯的,把它给找出来,尽量去改善,那至于说持戒当中必须要有智慧有善巧,就说这环境很不好,那么我们要持戒持的清净必须要有智慧的善巧,那有时候自己智慧不够,请问师长,或者同参道友之间互相研究,大家聚在一起研究,处于这种五浊恶世的乱世当中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把这个戒持的好呢?能够把戒持的好,又不影响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家庭呢?大家可以互相研究。看看用什么样的善巧方便,能够具足。好,所以我们整个<持犯篇>就介绍到这个地方了。还有一点时间,各位有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请说:

问:顶礼法师,也感谢法师这五天来为我们谆谆教导,相信在座的所有的大家都有很多的受益,当然,弟子也是。所以呢,在最后呢,也把它作为一个讨论或者是供养,给大家做一个分享。我们今天学的呢,因为是这个妄语,因为我们现在大部分是学净土的,如果我们看《无量寿经》啊,《无量寿经》里面说到呢,口业呢是下乎口业是把它放在最前面的,然后后面才是上乎身业,所以呢,我在这里呢,先以妄语的这个给大家有一个分享。比如说,这个也是跟法师请法哦,这个妄语呢,如果说我们的对境有差别的时候呢,那这个果报应该是会有不同的,这是一个请法的。那我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现在这个对境是三宝,比如说我们的大德。如果我们弟子呢可能会说某个大德怎么怎么样,那当然这个大德假如说是有修有证的,可是呢因为自己有一些偏见,或者是邪见,我们这样说的时候,从判的角度来说应该属于我们说是心口不符。但同时的话,如果这样的一个对境的果报会怎么样?也到时让法师给我们开示。还有的时候呢,我们因为现在学戒了可能就知道,持戒是要求是很高的。可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佛弟子也很容易去说呢某些出家众一些不如法的一些事情,甚至呢,说一些僧众呢破戒,所以这样子的话,但如果我们不清楚的情况下,人云亦云,那这种属不属于妄语?

答: 一个一个来,记忆力没那么好。我先回答你是不是属于妄语的,所谓妄语的基本定义就是说,心口相违,你知道他没有破戒,你却说他破戒,这个叫做妄语。但你听说他是破戒,你也认为他破戒,然后你说他是破戒,这不算妄语,但是有很重的因果,因为在佛经里面说,一个在家众他说出家众破戒,即使是真的破戒的话,是地狱的果报。要没有破戒,那就是无间地狱的果报。就是说僧众有没有破戒,这个举罪是由僧团来举罪,由僧团作法,羯摩法,然后由僧团来举罪才可以。即使我们僧众,比如说,这个出家众破戒了,那僧团没有做羯摩法同意我去说,我就跟你说某某出家众破戒,我自己要犯重戒,更何况是在家居士。所以,戒律是这么规定的。

问:感恩法师,因为我们可能有些净土的学子,有的时候我觉得网上也好,包括我自己遇到的也好,有很多就是评判净空老法师的言论,所以这点呢,我就不在这里引述了。还有一种就是,如果不管是自己宣说,或者唆使别人宣说,这种妄语哦,罪是不是相同?

答:自说跟唆使别人说啊,制教罪来说是一样的。自作跟教他做,就制教戒来说是一样的,但是就业道来说,还是有差别。就说你,我叫他做,被我叫去做的人,他那种烦恼心相对来说应该通常来说不会像我们那么强,通常呐。当然也有可能比我还强的,那种特例,那他业比我还重。通常说他业不会比我强,所以,那他的心,烦恼心不会比我强,所以我的业比他重,一般是这样子的。

问:那我想补问一句哦,法师,假如说这个人原来他可能没有想去说这个妄语,是因为我们的这个唆使他又说了。会不会我们要加一个罪呢?因为我们唆使他,换个角度,他本来是可以不犯的?

答:嗯,对呀,我们就这样讲,从制教戒来说都一样,对不对,但从业果来说,你障碍人家的清净心,这个多一个障碍人家的修行,障碍人家清净的业在里头,本来他是清净的,但是你障碍人家的清净,让他去做一些说妄语的行为,那这样的话,除了妄语本身的业之外,还有一个障碍人家清净心的业在里头,那业就更重。

问:还有一个离间语。因为我们在这里没有宣讲忤逆,一个破和合僧,如果我们从这个事相的角度来分,其实是一种离间。因此呢,我们也知道破和合僧,它是一个无间地狱的果报。换个角度来说,我们现在是比较难,直接有这样情况,因为目犍连跟佛的两个大弟子已经入灭了,所以从事实上是。但是呢,如果说破坏寺院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破坏两个大德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种在佛弟子间也是有的?

答:对啊。反正只要跟三宝的事情有关的都是重罪,而且很多都是无间地狱的罪业。

问:那假如说,比如说两个僧众之间有不和?

答:我先讲,一般我们讲忤逆罪是破羯摩转法轮身,对不对?破羯摩身是一个事情,破转法轮身是一个事情,这是两件事情。就是有人来转法轮,那么你给他破坏,破转法轮身的事情,这个事情来说,就制教罪来说,罪不是很重,但就业道罪来说,业非常的重,人家弘扬佛法,去破坏的业很重。但就制教罪来说,还不是这么重。就制教罪来说,重的反而就是破羯摩身,就制教罪来说是重的。但就业道罪来说,破羯摩身可能还不见得就重。所以说,我们最主要还是讲业道罪,业道罪最重的才是破转法轮身。整个佛寺,或者个人在转法轮我们去破坏它,这个业是最重啊,也肯定是无间地狱的罪业。

问:因为对境是三宝的对境,约对境。那我刚才再补充一个,假如说因为我们可能每个人的法缘不同,我们可能都有自己随学的师父, 因为这不是我们在这说过失,假如说做为我们佛子,师父之前的这种,如果假设有不和,弟子人云亦云,应该也属犯离间吧?

答:如果他本来就不和了,你再人云亦云,这个不算犯离间。我们不说出家人,世间人也是一样道理,甲跟乙本来就不和了,那你只是描述他们不和的情况,那就不算犯离间了。

问:但是对境也是在评判过失,是不是?或者是说僧众,我们先不说过失,因为他在这里是宣传僧众。

答:那顶多算恶口而已,说人家过失算恶口而已。那个不算离间,离间是说他们两个本来很不错,你把他们给挑拨离间,这叫离间。那两个本来就已经有问题了,然后呢,你就是叙述他们的那些行为,你只是纯粹叙述他们的行为的话,并没有跟甲说乙,跟乙说甲,你只是私下叙述他们行为,这顶多是恶口。问:就是恶口的话,有的时候我们说诋毁佛像,有个断指佛,如果我们看到佛像,假如说有些局部不完整,我们都不可以以戏说的方式去说,虽然是事实,这个也是恶口,而且果报很重,我不知道这个说的对不对?

答:就像我们上课讲的,阿底峡尊者的那个例子,他弟子问他文殊菩萨像好不好,他说文殊菩萨像都是好的,只是手工稍微次了一点,手工不好,是工匠的手工不好,但是文殊菩萨的像,文殊菩萨的法身的全体都是好的。所以,断指的佛像也是一样,它全体法身是好的,不管它断指,还是做的好不好,它是全体法身,我们都要去面对真的佛一样的恭敬。但是我们可以评论它的手工,或者它的残缺,这个我们可以去评论的。但评论不是恶心呐,是说评论它怎么样改善。

问:师父,您讲的那个在佛前发愿诵经,诵多少部。因为弟子发了愿诵一部经没有诵完,这个算不算妄语?

答:不算,因为你当初在发愿的时候并没有说心口相违,就是说,所谓妄语的基本定义就是心口相违。我发心诵一百部《地藏经》,但事实上,我心中根本就是在想我不想诵那么多,在发愿的当下就已经想说我不想诵那么多了,但是还发愿我要诵一百部,那才叫妄语。但是我们在发愿的时候一定都是我真的想要诵一百部的心,所以你心中想的跟嘴巴讲的是一致,所以就不算妄语。只是说,最好还是把它给补满,因为以后学习这部经典的时候会有障碍。这个缘起不好。

问:那这个不算妄语的话,它会不会业增长广大,比如说,发心诵一百部,它会不会随着业果的原理,变成两百部或者多少?

答:不是这样子增长的。我刚才讲的,主要是你跟这个法之间结不好的缘,不是几百部的问题。你跟法之间结恶缘,你发了愿,但又做不到,这结了恶缘,结了恶缘,要尽量把它诵满。把这恶缘给消掉。

问:师父,您好。我们不是说不可以盖蚕丝被和穿羽绒服,之前还没学法之前不知道,然后已经买了,那我们现在处理是说直接送出去不穿了,还是说以后不买?

答:以后不买这个是肯定的,送的话,如果有贫苦的人,倒是可以送给他们穿。

问:就是听法以后就不可以再用了,是吧?

答:尽量,除非是自己的身体差到非得穿的不可,除非是这样,然后没有其他可以取代的,除非是这种情况。不然的话尽量还是避免造这个杀业。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是个东北的居士跟我讲的,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一个女众买了一个狐皮的衣服,然后穿出去的时候,穿出商店的时候,衣服上面发出声音说:你穿上觉得暖和吗?她吓得赶快把这衣服拿回去退了,这是真的故事,所以还是别穿好。万一你穿了有人问你,穿的暖和吗?问:师父您是怎样持戒的?答:这个说来话长,我想不要讲我出家持戒了。我也不是特别持戒什么的。你们可以去看看弘一大师持戒的故事。这个比较实际一点。弘一大师他怎么样割舍情爱,然后能够出家,持戒修行,这个比较实际一点,我们这个修行没有什么好说的。

问:但是您离我们很近,而且就是连续五天给我们讲解戒学,我想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对吧?弘一大的传记我们也都有看,包括他的电影啊,还有其它的高僧大德我们都有去看。

答:我只能讲我出家的过程就好了,不要说什么持戒过程,这个谈不上啊。因为我不是专门弘扬戒律的律师,如果让弘扬戒律的律师听到,我们也是很惭愧。我们只是说至少这个《在家备览》我们还是熟悉的,基本的戒法我们还是有持守的。但是你说以出家的定义来说,那种律师,我们是绝对谈不上。我们必须要说清楚,所以我只能说说我出家的过程。其实这个没什么好说了。我出家的时候,在台湾一般会比较信仰宗教,不管迷信也好,正信也好,我们都会信仰宗教。我们小的时候会看一些民间的善书,地狱游记,天堂游记这类民间的善书,所以我们那种宗教气氛还是有的,然后真正比较正式接触佛法,是在准备高考的时候,我们称为大学联考,高考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到佛教的图书馆准备高考的科目,因为它是佛教图书馆,看书看的累了,我就进去他们佛教图书馆翻一些佛书来看,因为小时候多少也看过一些,但是不是很正统。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一些知见不正确的。那个时候就看一些比较正式的佛书,了解佛法大概怎么一回事。然后这些都是片片段段的,那有些朋友介绍看一些书,都是片片段段的,不是很正式的。比较正式的话,是我大学参加佛学社团,我大学刚开始其实不是参加佛学社团,其实是参加合唱团,唱歌。为什么我参加合唱团,因为我小时候学钢琴,所以参加合唱团,弹钢琴。然后就那么巧,合唱团的隔壁就是佛学社团,因为之前多少接触片片段段的佛学,就好奇就进去佛学社团,进去之后呢,学长们摄受,他们常常跟我讲参加忏公上人的斋戒会多好多好,我听了非常向往,所以我就在大一下学期寒暑假我就去了,我记得我第一次去的感觉是后悔,我想我大学的同学都在山下正过快乐的生活,我一个人来到山上,三点半起床,过午不食,我真的是后悔,很想下去但又不好意思,我们佛学社学长一个个盯着我看,我也不好意思下去,但是过了两三天之后,就觉得非常的好,等到整个斋戒会结束之后,我到那个水里车站,水里车站的那个小山城,比这里还要落后的一个小山城,看到水里车站的那些境界好像这个是不属于我的境界,觉得太陌生的感觉了。经过10天这样的熏习,觉得外面的境界太陌生了。就是因为这个因缘,后来大学的时候每次寒暑假都去参加斋戒学会的课程,寒暑假都去,慢慢地接触我师父,我师父他老人家慢慢地摄受,那我也是觉得说,我要我年轻的时候黄金时段,不要浪费在这种赚钱上面,养家活口我想应该做一些自己想做,而且有意义的事请。那时候还没想到要出家。我记得大二的那年,我去听慧律法师在体育馆的演讲,我还记得那时候有些老菩萨看到我就说:“哇,你这么年轻就学佛太好了,以后能和慧律法师一样出家弘扬佛法。”我嘴巴笑了笑,点点头,我心里想:才怪呢,我才不要呢。那个时候是大二的时候。然后大三大四都是一直寒暑假参加佛学社团,慢慢担任学员长。我是比他们这类学员长幸运,他们学员长一下就是做总务学员长,行门学员长,解门学员长,连缓冲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他们挨骂会很多,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缓冲的机会。我们是从班长,副的行门,解门,再慢慢做上来。所以参加几次之后,慢慢的一方面工作经验也比较具足了,二方面,也觉得说,这样的出家生活真的我要的这种生活,其实参加斋戒会的很多的年轻人,大学生呐都会有个共同的想法,就是很想过这种出家的生活,一直过下去,但是呢真正参加斋戒会,这样四十多年来下来应该有好几万个人,但是真正能够因此而出家的人其实可能几百个,比例上并不算高,我那时候也是有这个想法,我觉得说我是不是应该可以过这种出家的生活,也想过这种出家的生活。到大三升大四的暑假,一般我们都是要确认自己的未来,有的要当兵考御官,有的要出国,考什么GRA托福的,有的要考研究所,要决定未来前途了。那时我要决定我未来的前途了,所以有一次我去我师父的寮房,我那时担任总务学员长,我去我师父寮房,跟我师父告假,告假的时候,我师父问我说,某某人啊,你以后要做什么,要做什么职业,我说弟子要做老师,因为老师有寒暑假嘛,寒暑假可以参加斋戒会。结果我师父他老人家故意说:“哦,你要做法师啊,很好啊,可以自利利他,我说不是不是,弟子要做老师啊,不是法师,但是我那时候已经有想出家的念头了,考虑想出家的念头,我心里就想我到底是出家好还是在家好,因为像这种生活,可能我想就像各位结婚一样,完全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啊,会带点恐惧的心情,我想我是出家好,还是在家好?因为这种事情我也不知道,这是一辈子的事情。结果我心里想如果我师父说我说出家好我就出家,他说我在家好我就在家,我师父就突然跟我说:“我看你出家好,能够自利利他。”我说好,既然您老人家这么说了,我就一头往前冲了,两眼一蒙往前冲了,也不用想那么多了,就出家去了。因为对师父的信心。我们之前有个斋戒会的老学员那才有趣,他决定出家在家他怎么选择呢,他站在火车站,如果南下的火车先来,我就出家;北上的火车先来,我就在家。结果真是不巧,北上的火车先来了,他就在家去了。所以对师长建立信心很重要,因为我就相信我师长讲的话不会有错,他说出家好,那我就出家吧,反正也就是那样子了。就出家,然后就是大三升大四的那一年,一半时间住学校,一半时间住莲因寺,当然能翘的课全翘光了,其他的不能翘,要点名的,就只好留下来。为什么呢,就是要创造因缘,因为我看到太多的人,我们的佛学社或者是斋戒会有很多人想出家,但是这个因缘啊他没有去掌握,我是随缘的态度,因缘不去掌握,结果就错过了机会,一回首百年身。我们那些人现在都跟我一样40多岁、快50岁的人了,一回首百年身,都是拖家带口的,那些人很多当初都是要考虑想出家的。所以我看到这些例子,还有我们学长的例子,我必须要创造我的因缘,创造因缘就是说多去亲近我的师父。然后呢,再来就是,我们那个时候台湾要服兵役,现在也是要服兵役。服兵役的话呢,当然我是不想服兵役,因为当兵之后一年十个月,太多变数了,很多人想出家的,一当了兵之后,内心空虚寂寞,结果就接错线了,找女朋友去了,那这个就毁了,所以我想我不要当兵才好。那时刚好近视1000度,我就去医院检查,那时候台湾标准比较低,1000度就可以不用当兵,我刚好在零界点,刚好1000度,就不当兵了。结果1000度不当兵,后来等到不当兵,结果就大四毕业之后就出家了。出家之后才知道,真的出家之后跟在家,跟那时候想的是不太一样,出家之后很忙啊,不像斋戒会,几点到几点上课,几点到几点干嘛都是规律的生活,出家之后全部打乱。完全不是我想的那个暮鼓晨钟啊,早上听课啊,拜拜佛啊,看看经啊,然后下午再拜拜佛,打打坐啊,看看经啊,没这回事。师长随叫随到的,有在莲因寺待过的都知道,莲因寺就是一句话,朝不保夕啊,随时会被赶下山的,在那个地方就是随时战战兢兢的。一路这样下来,后来莲因寺呆了,从在家到出家一共呆了十个月,十个月后终于有天毕业了,我们莲因寺的作风很特别,大多数的人都是被赶下去的,但赶下去,我师父并不是说真的赶,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赶下去之后我师父还是在不断的关注,关注你在外面做什么,因为每年我都会回去跟我师父礼座,他老人家都会给我们很多的开示,在开示当中我们都很清楚他老人家的神通力,都不断的在关注我们在做什么,他老人家也跟我说白了;“良因师,你在外面做什么我都知道。”意思是说要谨慎小心呐,然后就是不断的摄受我们,然后后来我就到净律学佛院,读书,读佛学院,然后再来就是担任执事,教书,然后担任十二年的执事之后,就退下来了,现在专心教书或者自己静修,这样子,没什么特别的。

问:师父,您在出家前有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吗?年轻的时候。

答:梦想啊,我那个时候本来想考军校的,因为那个时候两岸比较紧张嘛,我想考军校,而且我不是要当军人,我是想去考中正理工学院,去制造飞弹啊什么的,那种就是战争的东西。还好那个时候没有去。所以,那个就是曾经毕业前考虑过的事情,其他我也没有想太多。

问:师父。您在出家前有没有谈过女朋友?

答: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我要是谈女朋友,我估计我就不会在这里了。因为我知道我不是弘一大师。弘一大师那是了不起,千百年就这么一位。所以为什么我会去注意这个事情,就是说我记得有一次,我跟我师父坐在车上,我师父他说:“某某人啊,有没有女众对你……这个事情怎么说呢,就是这个…那个…,就是那个‘诱惑’,诱惑你?”我那时候也是这样笑,我说没有,我后来想想还是不是很那个,所以我那个时候就说对这个,还是比较注意,因为我知道我们不是弘一大师,我们没有这么强的钢骨,这么高的志向,说这么恩爱的夫妻,然后到最后放下,出家去,没那么厉害。所以我对我们佛寺啊,那些中年出家,像有的夫妻还是很恩爱,不是说夫妻吵架来出家的,不是的,夫妻很恩爱然后出家的,那真是赞叹。所以像这种东西就是说自己知道不行,为什么我大学毕业之后赶快出家,因为我知道自己不行,到社会上太多变数了。太多的变数了,所以只有冲当一牛,一头往那边走。好,那么还是去看弘一大师的传记,这样比较好些。

问:顶礼师父,刚刚我听那边同学问起师父说羽绒服不能穿,最好别穿,那这样同理的,家里的鸭绒被什么的是不是都有问题?家里通通是鸭绒被,盖了十多年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盖,那我明天如果说是受了戒,是不是戒相就不清净了?以后继续盖的话。

它恐怕也是杀生来的对吧。受戒前买的当然不算犯戒了。

问:但是受戒前,明天受了戒之后,以后就是说回去还是盖,总是觉得好像有点罪过,或者说感觉自己总是不太好了,对不对?是不是应该换掉?

答:我想还是换掉好些,像我们出家众我们也不盖鸭绒被,我们也是过得好好的。

问:那盖什么被呀,丝棉被也不能盖,那还有什么被?

答:当然台湾是没有这么冷了,我们学院是不用羽绒被的,像有些化学的做的也不错,保暖效果也蛮好的。可以去打听看看,如果太冷的话可以开空调。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因为我们这次来参加八关斋戒斋戒会,其实也是想做一个短期的出家生活的体验。想问下我们这个斋戒会的这种生活跟真正的出家的生活差别还是很大的是不是?

答:真正出家生活啊,是这样,你短时间过这种出家生活可能没有问题,长时间就是一种考验了,这是一点。再呢,斋戒会的时候大家都像客人一样,彼此礼尚往来,大家都相互尊重,出家不一定啊,出家什么人都有啊,五湖四海,什么人都有,有习气重的,有习气比较淡薄的,什么人都有。总之,就是说出家长时间过这种的生活,就会种种的障碍。就像我比如说我学校毕业,我也没有出社会,我就出家,很多就是这种读书人的习气带到僧团,自然会和一些在社会上经历过的人,出家的人在一起,自然会有些,思想上,习性上的不同,会有摩擦。那这摩擦当中,你怎么样能够继续走下去,就靠的就是我们的道心,还有我们这个解行的功夫了。简单的来讲就是说,你现在是客人,然后出家的时候你是家人,我们对客人很客气啊,对不对,我不会特别去磨你啊,不像我师父那样磨你,不可能啊。出家之后,像我师父也是这样,出家之前也没有这么严肃,出家之后就很严肃,等你上来之后就很严肃,我出家之后,我师父也很少在笑,我几乎很少看到他在笑,有时候笑也是让我感觉压力很大的笑,那都是有私心的笑,然后压力很大的。就是说,像我师父对我们来说,我出家前师父对我一路摄受, 嘘寒问暖非常的照顾,我感冒发烧他还想办法,看看怎么办啊怎么办啊,我陪他到另外一个寺院当伺者,我感冒了,师父还呵斥啊:“你们没有照顾好我们的伺者,他感冒了。” 那时我在想,对我这么好,这么摄受,然后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又给我们很多零用钱啊,去买经典啊,买拜垫啊,佛像啊,对我们百般的摄受,我想都比我爷爷对我还好,我想这样子的人,我都可以为他卖命了。但是等你出家了之后你就知道了,一样是慈悲,方法不一样。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撤下去,入佛智。问:顶礼师父!弟子有一个关于绮语的问题。刚才学的这个关于绮语的概念,我看了以后,我的理解,好像是我们谈关于法以外的事情,比如说日常的这种聊天啊这种,都是属于绮语,这个理解对吗?

答: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当然,稍微谈谈还比较没关系,要是专心在谈,最近啊什么东西啊产品啊什么什么的,而且也不是为了修道,纯粹是聊天呐。

问:那就是说一般世间的闲谈都是其实都是属于绮语吗?

答:要看,比如你今天在办事情,我们因为办事情,所以我们讨论事情,那不算。讨论世间法,我们为了办事情,比如说我今天要买一个话筒,我们讨论哪个比较好,这个当然不能算绮语。为了佛法,为了真的办事情,那不算绮语。比如说我们谈论哪一家餐厅最好吃,什么化妆品好啊什么的,那就算绮语。

问:比如说我们现在因为周围的朋友基本上都是佛友了,我们有时候也会在我们这个氛围里面开玩笑,比如说谁躺在床上,我们会跟他开玩笑说:“你要往生了,我给你助念,”这个算不算绮语?

答:如果说你是为了慈悲帮助他那不算绮语,对他有利益,为了慈悲利益不算绮语。纯粹开玩笑那是绮语,所以这种绮语,不要说你们,我们有时候也会这种开玩笑,也是会的。

问:阿弥陀佛,师父。我问一下,就是说一般我在做功课的时候心里老是定不下来,是什么原因?

答:妄想啊,就是妄想太多了。

问:就是一直无法得到佛菩萨的一种加持感应?

答:我顺便跟各位讲讲这个做功课的事情好了,就是说我们做定课,所谓定课的话,自然就是尽量定时定量,像吃饭一样,你看吃饭定时定量吃身体才会健康,如果不定时不定量身体会不好,会生病,胃肠会有毛病。做功课也是一样,为什么我们要做定课?就是我们虚妄分别心太厉害了,我们随着外在这个六尘境界啊,然后这个会捕捉我们心中的感觉,我们的想法,变来变去,这个时候我们心定不下来。我们从小到大,或者说无量劫来都是这个习惯,随着外在的六尘境界不断不断在虚妄分别,然后虚妄分别之后我们很在乎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想法,一直抓住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想法不放,一直下去,所以我们会流转生死,所以做定课刚好就是要改变这个习惯,不要随顺这个虚妄分别的心,那怎么不随顺虚妄分别的心呢?就是定时定量的功课,然后定量就是按照你能够做到的这个量去安排,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差不多带三分勉强就好了,这个是定量。

定时就是说尽量不要随着我的心情,就像学校或是像我们斋戒会排功课一样,早上四点起床,四点半上早殿,这种定时,定久了之后就不会随着心情,我今天心情想早起,我明天的心情想晚起,你这样随着心情转,还是跟过去的习气一样,随着感觉走,随着想法走,那还是生死业。那这样的定课很难真正的定下来。所以就是定时再加上定量,尽量保持这个原则,这是基本原则。

再来就是说做功课的时候你要保持一个专注还有放松的状态,专注就是说你现在在诵经,你就专心的诵经,比如诵经,我就举诵经来说,所以诵经的时候你就不要诵得太快,如果念得太快,这个时候很难随文入观,就随文入观,“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就说你能够知道它在讲什么,但是你不用去思维,什么叫“如是”,什么叫“我闻”,不需要,你就知道你在念什么,诵经不是在持楞严咒啊。你就知道在念什么,一路念下去,不快不慢的念,随文入观的念,专注的念,保持专注。然后持咒也是一样,持咒念佛也是这样保持专注,怎么专注呢,你去听你的声音,比如说你持咒你出声念,出声念你就听念出来的声音,我们为什么心会到处跑?因为就是你不去抓住你的心,你不抓住你的心,尤其当咒语佛号越来越熟的时候,就到处跑掉了。但是你练习抓住你的心,怎么抓住你的心呢?就是抓住佛号的声音,咒语的声音,这个时候就可以帮助你控制你的心。刚开始先听,抓住你嘴巴念出来的声音,刚开始,然后到最后呢,心越来越有力量了,这个时候即使嘴巴没有出声念,或者嘴巴金刚持,你心中默念佛号,或持咒的时候,你心中佛号的声音还有咒语的声音一样是很清楚。最后要的重要的就是,你心中佛号或者咒语的声音,这个是我们的所缘境,你所要去捕捉的境界。因为我们在临终的时候,最后躺在那地方,可能嘴巴也念不出来了,是心在念,虽然旁边有人助念,但还是要靠自己的心在念,那自己心在念,这个心的力量现在开始要慢慢培养,培养心的力量,所以,为什么你会到处跑,因为你没有这个所缘境,你没有去捕捉你心中的这个声音,我这样讲你懂吗?你要去慢慢练习去捕捉你的心中佛号,咒语的声音,它一定会跑掉,很正常,跑掉,拉回来;跑掉,再拉回来。所以,你这个心中佛号的声音或咒语的声音,你要每隔差不多十几秒或多久你要检查一下还在不在?我举个譬喻,就像什么呢,高速公路的路是很直,你往前开,但是你不可能两眼一闭吧,你一定是比如说十几、二十秒注意一下,有没有偏,有没有偏这个意思,虽然你方向盘可以不动,但是你绝对不可能手放开来开,不可能,你还是抓住,每隔十几秒或多久,在稍微注意一下,有没有偏。这个念佛持咒也是一样的道理,它就像开高速公路一样,虽然很单纯很简单,但是你稍微随时注意一下,注意一下我心中的佛号还在不在?或咒语的声音还在不在?你这样的话就有个捕捉境界的时候,你就忙着捕捉心中佛号或咒语声音的时候,你就不会捕捉你的妄想了,就不会随着妄想跑,就不会像以前妄想,念归念,佛号念归念,两个像平行线,不会。你会专心在佛号上,有时候偏掉,拉回来;偏掉,拉回来;偏掉,拉回来,就做这个功夫。所以一次的时候,刚开始你心的力量还不太够的时候,可以说少量多餐,比如一次坐个十五分钟,二十分钟都好。十五、二十分钟之后,我觉得有点累了,休息一下。以后慢慢的心的力量越来越强了,你可以坐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更久,长时间安住在这个声音上面,这个定境上面,那你那个时候慢慢就有定了,那这个是专注。

专注的同时要注意放松,它这个放松不止是在佛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常常注意练习放松。走路的时候放松,吃饭的时候放松,身跟心放松,做事的时候,比如说有时候你在上班的时候很忙很忙,但是呢你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紧张,紧张的结果不会把事情变好,不会把事情做好,只有在放松的状态,才会把事情做好。所谓放松不是垮下去,而是不要紧张。提醒自己一下,身体肌肉不要紧张。心不要紧张,提醒自己一下。在上班当中也是这样,上学上班,然后在佛堂更是要这样,提醒自己,虽然我很专注,看着心中佛号的声音,但是同时提醒自己身跟心不要紧绷。因为紧绷久了,你看这个拳头,绷久了就没有力量了,你很专注久了,绷久了一样就没有力量。所以,要放松。大致就这个原则,那详细说来,就是小止观所说的那些内容了。

问:顶礼法师,我有两个小问题,第一个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个香基本上都是化学香,我在家里做早晚课我基本都不点香,要不要紧?

答:最好是点个香。像你讲的,现在的想都是化学香,点香的时候最好窗户保持良好的通风,通风要好。一来不要靠太近,二来要保持通风,尽量不要让鼻子吸进太多。我听说有个寺院,专门管那个香炉的,整天很多人来插香,管香炉的人,整天熏久了,他就得肺癌了。

问:是的,我生过肺癌,所以我对这个气味我特别的敏感,有个杭州的师父说居士在家可以不点香,现在化学香太毒了,我们心忆香可不可以?

答:或者你人不在佛堂的时候点个香也行啊。要不就把香炉放远一点。

问:我已经尽量买了很贵的香了。

答:再贵也没有用,现在的香都有化学添加物。

问:还有个问题,就是晚上做晚课,我就是在晚饭以后做可不可以?

答:随时可以做,就是我刚才讲的定时,最好定时。

问:假如有时候真没时间,我请假行不,我就念十念阿弥陀佛?

答:你要问佛,不要问我,这不是我决定的。再怎么忙都是理由,你又不是像年轻人上班上学的,都是理由啊。你说你今天往生了,见到阎罗王,你能跟阎罗王说,我因为平时很忙,所以没有时间做定课,所以来到你这边见到你老人家了,我实在没办法,能吗?不能啊。

问:那举个例子,我刚好那天要去助念,我晚课不做,这可以了吧?

答:什么事情都是有主有伴,主要是你的早晚课,助念,心有余力再去助念。你如果说该做的事情没做,跑出去助念,做慈善,这个就是主跟伴颠倒了。什么是主,什么是辅。我后来观察我师父他老人家,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功德力,除了他再来人,我们就不说了,他就是早晚课数十年如一日,早晚课不断的做,很认真的做,五堂功课,早晚课,八十八佛,蒙山,每天很认真的做,那个就会有力量,不一定要修大圆满大手印才有力量,你要是有本事,数十年如一日五堂功课不断,你就会有很大的力量了。

感恩师父,阿弥陀佛!

师父:好,因为我们还要布置大蒙山的会场,所以我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个地方,好,那这个课程就到此圆满结束!回向!

                                                     初校:普信  复校:普容

(201610法义研习小组终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