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сширенный поиск
Related Searches: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mtk, smart phone, smart watch, Keyboard, OPENBOX View all
Изображение 南山律在家备览 别行篇导读 讲记12

南山律在家备览 别行篇导读 讲记12

Артикул: FS9101730
弘一大师遗著——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五浊恶世,光芒再现。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南山律在家备览》

别行篇导读  讲记 12

主讲法师:因法师

201501上海斋戒

 

好,我们接着看到:

乙五、明出家已行凡福行

“凡罪行”这是成就的是三恶道的业;而“凡福行”的话呢,就是属于人天的有漏业。当然比“凡罪行”那是好多了,但是呢毕竟也还不算是……也不算是呀出家的这个正业。

好,我们来看什么是“出家已行凡福行”?

业疏云:今有行者,但知持戒,无心在道。道在虚通,达累为本。此而不思,但持戒善,自余讲解修习观务,悉为非道。内多瞋忿,久污净心。

这是第一个---持戒,修持戒的“凡福行”。

第一段所说的就是“持戒昧道”,只知道持这个戒相。持戒本身不是错,错呢错在这个“戒禁取见”,以这个持戒,认为这个持戒就是全部的修行了,这种“戒禁取见”,结果呢就是“昧道”。就是对于这个修道,修这个解脱道呀,而变得不知了----无知了。就是什么呢?就是修行人但知执持这个“戒相”。这个地方所说的“持戒”,是持的这个“戒相”。“无心在道”,没有这个……没有心思呀修出世之道。就是说他认为,比如说我修持戒,那么修种种苦行,那么我就是在……就是解脱了,而且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了。应该知道呀“道在虚通,达累为本”。“ 虚通”,这个“虚通”指的这个是“道”,这个“道”可以解释成般若。那这个“虚通”就是这个“道”的这个“体”;“达累”呢,就是“道”的这个“用”。那么,“虚通”呢,就是说通向这个“虚”。这个“虚”的话就是指“实相”。“道”的这个“体”是跟“实相”相应的。那么“达累”这个“累”的话,指的是十法界的这个差别---万事万物,称之为“累”。那在作用上,这个可以这个……依着这个实相的体呀,而随缘起这个妙用,叫“达累”。就是……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修道,就是要契入实相的理体。在这个实相的理体当中,就能够像佛菩萨一样,随缘显现,那么随缘度化众生。那个“从体起用”、那么“用还归体”,这个才是真正的“道”。“持戒”只是为了成就这个“道”的一个方便而已。结果呢,“此而不思”,对这个道理,不去思惟。“但持戒善”只是持守这个戒、这个戒法、这个戒相而已。这个戒相的话,那本身呢就只是世间的善法,并不是把它汇归到修行上---这个修行解脱道,而只是在戒相上下功夫,而且很认真的持守这个戒相。甚至认为,“自余讲解修习观务,悉为非道。”,那么甚至他认为听……听这个法师讲解经典、或者呢修止观、修习观务,就是修习这个止观呢……认为是不需要的。我只要持戒、或者行做头陀行,那么我这个就是调伏烦恼了,那么我就是在修解脱道了,认为那些都不需要。那么因此之故呢,没有止观和经论的摄持,所以内心实际上烦恼不能调伏,只是表面上的这种压抑。然后这个“事相作法”,但内心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所以“内多瞋忿”,这个内心呢,嗔心还是很强,那么久久的染污清净心。什么叫“内多瞋忿”呢,像有的……有的人持戒,他很认真的持戒,比如说持这个八关斋戒,很认真的持。那结果呢,他就认为持这个八关斋戒是最殊胜的了。结果如果有人影响他……影响他持八关斋戒,他就很生气呀:我是一个持八关斋戒的清净的人,你怎么可以这样不护持我呢?你这个罪障很重......这样子这种嗔恨心。没有想到说,你如果说是因为别人影响我们持戒,而起嗔恨心,那你这样的持戒反而变成嗔恨心的根本,那不是变“头上安头”吗?这就是“内多瞋忿”,那么“久污净心”呢。就是有的人认真持戒的结果往往就是这样,内心的嗔心呢特别的强。所以我们出家修行人,一般的泛泛的修行人,大概可以分两类:一类呢,贪心重,那么他就是贪着于世间的名闻利养,相对他嗔心就比较淡一点,----相对;那么另外一类,就是很精进的持戒,但是呢,相对他内心嗔心就多一点。所以要超越这个那确实不容易。这是第一个“持戒昧道”。

    第二个呢,结示行果:

此戒取结,谓为最胜。又是见取。体是欲界,增生下业。

“戒取结”。所谓“戒取结”,就是“戒禁取” ,“戒禁取”的这个烦恼。这个“结”就是烦恼。你看这句话,说这句话的是谁呢?----道宣律祖,专门弘扬戒律,持戒的这个律祖。他也批评呢,说这样子的人实际上只是“戒禁取”。“戒禁取”是什么呢?认为持戒是解脱的因----正因,那其它都不需要,那么这个叫“戒禁取”。那这个只是增加内心的烦恼而已,“头上安头”啊,“谓为最胜”。那么又是“见取”,这个又是这个“见惑”当中的“见取”。除了“戒禁取”,要不然“见取”。所谓“见取”就是说什么呢?他认为他这样只要持戒,其它修止观、听经都不需要。他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最好的。你们其他人呢,听经啊、修止观啊,你们戒啊都不如我啊,都不好好持戒啊......这样有什么用呢?----那这个叫“禁取见”。所以呢,“体”是欲界,虽然说他持戒,可以得到福报,但是呢,最后就是……最后就是说死了升天。得到升天的果报而已,所以叫“体是”。而且还不是色界天、无色界天,还是最低的欲界天,感召到欲界的人天的果报,所以是“欲界业”。那么“增生下业”,“增”就是增加,或者累积很多的三界当中的欲界的业,所以称之为“下业。”

所以这个藕益大师在开示里面告诉我们说啊“不解念处慧,诵木叉篇。”不了解“四念处”的这个智慧的话呢,“徒诵木……”,这个“徒诵木叉篇”,就是说啊,白白的持了戒相,那很可惜。也就是说“持戒”要跟这个“四念处”要能够相应。所谓“四念处”,就是:观这个身、受、心、法,是不净、苦、无常、无我。那么“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四念处”的观法,那我们今天“持戒”的目的就是往这上面汇。也就是说透过持戒帮助我们去“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那么也是因为观身、受、心、法,是不净、苦、无常、无我,所以我们来“持戒”。等于就是说“四念处”的智慧,跟“持戒”的这个“戒”是互相帮助的----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因为你持戒,所以你四念处的智慧才有办法清楚,才有办法开展出来,往这上面汇。等于“持戒”是未来“定慧”的这个基础,在“持戒”基础之上,心很清净了,再来就是要修行“定慧”。就像我们斋戒会一样,持八关斋戒这是第一天我们要做的,这只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带各位做五堂功课,然后带各位来听经,学习经论,这个才是我们持八关斋戒的最主要的目的----成就“定慧”的功德。如果你只是停留在这个“戒”的这个阶段,认为这个“持戒”、行十二头陀行,这个就是最殊胜的,那么其他这个禅修啊,或者听经,都看……都觉得不重要。那么这样的话其实本质上跟人天的善业是相应的而已,那就很可惜了。所以要往“四念处”的智慧上面去汇。你应该持戒,应该……你的持戒应该要能够加强你“四念处”的智慧,那才是对的。----第一个持戒。

第二个修禅:

 若修世禅,缘色缘心。虽经上界,终还生死,未有出期。

好,修世间的四禅,世间的四禅八定,色界禅定,无色界禅定,那么修行的方法或者“缘色”、或者“缘心”。“缘色”,比如说观呼吸,观这个呼吸就是缘这个色,缘这个色法。或者观佛像,或者观这个光明。比如说前面取一个,前面有放一个烛火,然后缘着这个火的光明来修禅;或者呢,观一片青,一片青黄赤白,这个是缘外在的色法,然后来观。或者呢,耳朵听声音,听这个声音,一直专注在这个声音上,这个声尘也是属于色法的一部分。等于“缘色”的话就包括“色、声、香味、触”外在的五尘,这个五尘做为我们的“所观境”。那么“缘心”呢,就是看好自己的念头,这种“制心止”。那么修世间的四禅八定,或者“缘色”,或者“缘心”,当然得到这个禅定之后,那么死了之后,可以“经上界”,可以往生色界或者无色界。但是呢,就算到色界、就算到无色界,寿命很长很长,到最后,还是在三界内,还是要回来流转生死,没有出期。

所以,有的人修禅,修止观呢,往往只是修这个世间的“止”多。他修世间的禅定,甚至他的定功很深呢,他就会耽著在这上面。这个就像经典里面说呀,“为三昧酒所醉”。他在定中的时候,这个就是像一个人喝醉酒了一样---三昧的快乐---就像喝醉酒一样,在这当中沉溺,不想出来了。就像有的修行人,念佛的人呢,他越修行,他的第六意识越懒惰。他……什么叫越懒惰呢?所谓懒惰不是说他念佛不精进,他念佛还是很精进,但是呢,他第六意识越来越不想动,哦,念佛念的很舒服啊,就定下去了,佛号就定下去了……这个时候,就完完全全都是在修定。那不要说……不要说这个出世的智慧呀,可能到最后,有时候连那个信愿,对阿弥陀佛、对极乐世界信愿的心都不具足。这样的话,蕅益大师说,“就算念佛念得像铜墙铁壁,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也不能往生”,也没办法了生死啊。所以这种专心修禅,禅修的,也是要注意。就是说修禅的话,只是正常的修禅是要修“止”,要修“观”。但是“修止”这个事情呢,却让很多人就陷进去了。这个“止”,这个打坐很舒服。你看为什么现在的人喜欢打坐,坐下去,有的人他会头脑就不想了,或者有的人就观呼吸,就这样定在上面就不想动了。为什么?因为平常的时候,生活当中,纷纷扰扰的,心很忙乱,很累,一坐下来,可以彻底的休息。那么休息之后,第六意识就不想动了,就是一路修定,或者观呼吸,或者制心止,然后看着这念心,然后看着这念心却……然后……然后却以为我这时候就是跟自性相应了,实际上就只是个“制心止”。这样长时间下来之后,他第六意识呀,那种思维能力会越来越暗钝,当然他定力会增加,但思维能力会越来越暗钝,那最严重到最后就变成“无想定”了。升无想天,那寿命再久,天中的寿命再久,最后终究堕落,没有出期呀。所以这个也是这种修行当中一个的陷阱,就是说“为三昧酒所醉”,定进去之后就不想出来。相信各位如果念佛念久就会有这个经验呢,念念念......念到最后很舒服啊,尤其这个冬天呀,天冷,念佛念的心很安定、很安详,那么这个时候不见得在这个当中不见得会有“信、愿”的心在里头,往往可能就只是个“定”在里面。因为“信、愿”的培养,蕅益大师说这是“慧行”。“慧行”就是说他必须透过智慧的抉择,也就是说要透过智慧的观察。就像我早上带各位观修----观修极乐世界的功德、观修娑婆世界的这个苦......这些。要透过智慧的抉择---慧行之后,才能够升起“信、愿”。你就算不能观修,最起码你也得……也要透过诵经,比如说诵《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透过诵经,然后在诵经当中,不只是念这个文呢,还要随文入观,不断不断的随文入观,那这个也可以多少可以取代观修。那么这样的熏习慢慢的才是这种止观双运啊、双修啊,才是真正的修禅。而这个地方所说的修禅是什么?那纯粹是修定。那这个修定是很多人喜欢的,而且甚至有的人他在修定当中,能够发起那个感应,甚至神通,他更喜欢。那这个时候就整个就陷下去了,这就是个陷阱。最后呢,就是“终还生死,未有出期。”。那这个通常就是重视行门用功的人,容易掉进去的一个陷阱---修禅到最后修“凡福行。”

再来呢,第三个:

多闻—— 若修多闻,讲诵经典,不为解脱。并增欲有,未成无漏。

    有的人喜欢“多闻”。那么,这个喜欢听讲,听法师讲经,一听啊可以听一上午,一下午,身体动也不动,听得很欢喜;或诵,那么这个读诵,或者这个念诵这个经典,但是呢,“不为解脱”。那这个可能有的人喜欢听经的就会说:咦,我就是为了解脱而听经呢。其实不尽然,因为有的听经的人,他就只是个“喜欢”,听法师讲经的时候,内心暂时烦恼没有了,很喜欢。他听完之后,也没有去如理地思惟观察。没有思维观察的话,那你就只是喜欢听经而已,不是真正为了解脱而听经;如果真正为了解脱而听经的话,你听了经之后,会很认真的思惟观察。比如说你今天听我讲这些《在家备览》的<忏悔篇>、<别行篇>,你听完之后,你要真的是为了解脱而听的话,不只是说上课听了欢喜,而是下去你会更加的去思惟观察它的道理,然后思惟观察之后呢 ,闻思之后,最后---修!去实践我们所学的道理。这个才是真正的为了解脱而来听闻。但是能够这样的人非常非常的少。我们……像学人带着网络班的就知道,真正听了网络班的课程之后,能够真的深入思惟的很少。当然,他能够参加网络班,来学习经论,这种次第的学习比起一般的佛教徒来说,那是好太多太多了。大多数的佛教徒,听经呢,就当作娱乐消遣---可有可无。他愿意按照次第的学习,要交作业、要考试,那么这已经算是很难得了。但是在这个难得当中,他能够将所学的深入思惟观察,甚至实践,那更是难中之难呀,如凤毛麟角。所以,为了这个解脱而听经、或者诵经,这个是很重要的,不是为了欢喜。那么更糟糕的,有的跟人家攀比呀,为了这个名而来听经。有的人他说呀,这个别人懂很多,我初学什么都不懂,我赶快要多听一点,不然别人都懂我都不懂。这是什么?这是攀比的心呢。那这样的心,事实上是很容易跟名利相应的;有的人会说我就是学佛晚,所以我赶快要来听经,要知道很多。事实上很有可能被自己的心所欺骗了,事实上你的心是跟人家比较。他懂很多,他能够说、能够行,能够讲,那么我不能够,所以呢我也要跟他一样。就是为了名呢,而来听经的。那这个……这个不是为了解脱而听经的。那这个都要避免,听经、诵经都是一样。

“并增欲有”这个只是增加这个欲界的这个业。三界当中欲界的一点福报,因为听经还是有福报的,这个不可否认。听经、闻法、诵经都一样有大福报。有大福报是有大福报,但是呢,“未成无漏”,不能够成就无漏的业。

各位看,那个提婆达多啊,佛弟子当中的提婆达多,他也非常有智慧,他能够日诵万偈。什么日诵万偈?就是说他能够背诵,一天能够背诵几万个偈颂,那么一个偈颂同样有四句嘛,他能够背很多的经典。但是你看他所作所为,就是五逆罪,想杀佛,那么这个,然后呢又杀阿罗汉,他把那个莲花色比丘尼啊给打死----杀阿罗汉。那他懂那么多经典的结果,就是造作五逆罪。所以如果这个“多闻”呢的目的不是为了解脱的话,往往会加持我们的习气,然后把这个“多闻”的内容作为长养我们习气的工具。----来为了名,为了利等等的来帮助发挥自己的习气。那这样子的话,对自己来说呀,不是好事。所以,各位要是欢喜“多闻”的,多闻的人,也要注意,你是真的为解脱吗?为了解脱而来听闻吗?如果为了解脱而听闻的话,闻思之后,应当要修。那么而且这个所谓“闻”之后要“思”,很多人不要说没有“修”,可能连“思”都没有,就“听”。就像以前达公讲:“无住”----左耳入,右耳出。无住啊,在心中都不停留。很多人听了之后,听听……听听很有道理,法师讲的很好,那法师讲什么也不知道哦,就是觉得很好,听感觉。就是听经,听感觉的。不要说“修”,连“思惟”都没有。好,那么所以要“闻”了之后要“思惟”,“思惟”之后要“实践”、去“实修”。那么这样才是真正为了解脱而听经。

所以,一方面,各位在闻思的时候,一次也不要学太多课程呢。你学太多课程,听了之后,你也摄不住。因为我们这个欲界众生的这个定力有限呢,智慧也有限,摄不住。听了一大堆,结果到最后全部漏掉了,那可惜呀。

而且,还有一点过患是什么呢?就是说,听了很多道理,但到最后都没有深入的闻思,或者是……甚至是实修。听了很多道理之后,听到最后,听听……听来听去,都差不多。我曾经听说啊,这个我们在台湾呢有个老居士,讲经几十年的老居士,他底下有些听众也跟着听经听了几十年,那听了几十年的那些老居士哦听到最后变成老油条啊,不是老居士,都是变老油条了。那个长老……那个老居士在上面讲法,他讲上一句,底下那些老油条们就能够接下一句。因为听多了嘛,这个每个人讲话习惯呢往往是固定的,然后果然……咦,果然是没有错,他讲上句,我接下句,咦,果然跟他讲的是一样,就会很高兴。那么这样的听经,听久了之后不仅没有利益,甚至是有害的。那或者有人听经听久了,然后一直……就是说一直就是像水上的浮萍一样,没有根。听来听去,听了久了觉得反正经典都是讲差不多嘛,都是告诉我们断恶修善,还能怎么样?要不然就是告诉你,一切法都是“如梦幻泡影”,都是不真实的啦,都是这样子。听来听去,他所懂的道理就是个非常表层的东西。所以到最后呢,他就觉得听经呢也不需要了,听不听经都无所谓。好,那么到最后对经典呢,听经闻法产生一种极为轻慢的心态,而且他对这个般若闻思啊也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再深入再进去了。因为他一向在表层,他永远保持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但是他怎么深入也没有办法,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所以,这样子的过患不仅只是修人天福报而已,甚至就是反而变得障碍你跟般若之间的这个缘分,反而跟般若之间结了这种轻慢的缘。所以我们在听闻佛法的时候要注意,这个缘起很重要。你闻了,听闻就是为了要“思惟”,“思惟”就是为了“实践”。“闻、思、修,入三摩地。”好,这是“多闻”。这个“凡福行”。

再“营事”,就是做执事---“凡福行”。

先讲这个第一个:

行果——若营世事,供养三宝塔寺等相。心无欣道,最是我所。或沦下趣。

 

或者经营世事,世间的福报----常常组织放生,常常组织护持佛寺……这样来供养三宝、塔寺等种种形象。那这个本身不是错,这个是个好事情。但错在哪里呢?----心无欣道。心中没有欢喜求道的这个心,没有求解脱道的心。你要叫他做义工,好像很高兴,那个不落人后。但是呢,你叫他听经,或者告诉他去打个佛七,然后专心用功,或者在家自己专心用功----做不到。因为什么?动惯了,攀缘惯了,过去没有学佛的时候是动,去攀缘。学了佛之后,还是动,还是攀缘,只是改个境界,改成那个护持佛寺,放生这些东西。但是本质上还是动,还是攀缘,这习惯养成了之后,就没办法改。

就像六祖坛经说“东方人遭罪往生西方,那么西方人遭罪,要投生何方呢?”对不对,你说你当初没有学佛的时候,心很躁动,所以来学佛。那如果学了佛之后,还是躁动,那你何去何从呢?所以我们这个修行啊,必须要有个这个渐次。刚开始我们都从……刚开始我们初学佛的,都从护持三宝来的,这个有需要。因为三宝……三宝当然也需要人护持,而我们也是需要透过护持三宝来培福。所以我们刚开始也是哦,到佛寺啊做义工啊,我们很欢喜。但是慢慢的呢,你要提升自己。那提升不是说就不做义工,做义工还是可以做,但是呢你自己的用功也要加强,要追求这个解脱道,要在解行上啊好好用功。不能说只是一路忙啊,忙到最后,大家赞叹你,你是菩萨啊发心呢,你也觉得我就是菩萨发心。但事实上有很多过患,待会儿我会讲,在这个当中有很多的过患夹杂。那这个时候啊“心无欣道”,而且呢“最是我所”, 执著“我”,执著“我”啊,执著“我所”。那比如说,这个殿堂呢是我管的,你们谁都不要来碰,然后进来之后,我就是老大,你们全部要听我的----习惯了。我们人只要没有在法上安住的话,这个都会习惯。发心当中夹杂,夹杂到最后变成全体是染污,那就很可惜了。甚至有可能在这种染污心当中造作罪业,因为他这个觉得他越来越对自己越来越有自信了。那么这个时候,又没有学习经论,没有学习戒律,到最后就开始造罪。所以底下说呀“最是我所,执着我所。或者将沉沦下趣,连这个人天福报都没有,可能会堕落到三恶道。为什么?在三宝门当中,没有学习经论,也没有学习戒律,很有可能三宝物……盗用三宝物。他不是有心的,但是呢,结果是盗用三宝物。那么盗用三宝物的结果呢,当然是地狱的果报了哦,那这个很可惜。这个在佛寺有很多这样子的这个在家人呢哦,有时候,到最后他可能连这个居士都谈不上。那个在家人在佛寺在佛寺发心久了后变老油条,老油条变久了,变得造恶业。那就很可惜了。所以呢我们在佛寺发心这个很好,这个为我们修道培福。就像我们昨天讲,那个阿罗汉,纵然证得阿罗汉,他不扫地就没饭吃啊,要扫地,才有饭吃,才不会托空钵。所以为了我们修道而培福,这个是非常需要的。但是呢,你要知道,培福是为了修行定……戒定慧的一个基础,而不要把这个……不要把这个方法当成目标。培福是一个手段、一个方法,它不是目标。不要把这个当目标,当成我一生的事业。然后就那个聚拢,就聚拢呀,就不想放。就像那个经典里面讲啊,佛陀呵责说这个像狗法,那个猫狗的狗---狗法,什么叫狗法?狗呀----各位看那个狗的习气呀,它如果嘴巴咬那个骨头之后啊,它开始呜呜……当其他狗要接近的时候,它就发出“呜……”的威胁,所以不要接近,这是狗法。就是说如果你这个做执事,做久之后,就开始那个,就开始权利心啊,欲望越来越强,然后看到别人接近,就开始发出威胁的声音,那这就是狗法。结果就是沦落下去---三恶道,那很可惜呀。可惜当初你的这念发心,护持三宝的发心。这是行果,这样的结果有时候连欲界的善业都得不到。当然因果是分开算的,你护持三宝绝对是有他护持三宝的功德,绝对是跑不掉。但是在这当中夹杂太多的恶业的时候,有可能恶业会起先起现行。因为恶业,你面对的三宝的境界造恶业,恶业特别重,有可能它会先起现行。所以,或者会沉沦下去---三恶道。

再看到“心因”。为什么呢?

 

由造善时,自爱憎他,行谄行诳,杂惑成树,故受鬼趣相似果报。

那么在造善业的时候,护持佛寺放生的时候,或者助念的时候……“自爱憎他”。贪爱自己,我爱执很强,那么憎恨或者憎恨或者嫉妒啊他人的功德。因为什么?因为一个人在修善业的时候,如果没有配合戒定慧的修行,很自然而然的在这个当中,因为修善业会得到福报,会得到名利……在这当中很自然而然的,就喜欢这个福报,这种名利的境界而执着。而执着的结果就开始“自爱憎他”,跟人家比较。哦,他有……他底下哦眷属有一百个人,我才五十个人,那不行,我要想办法超过他。这个动机纯粹就是……纯粹就是我们刚才讲的“狗法”,跟狗一样,这种心态。“自爱憎他”。

那么“行谄行诳”。 谄媚,谄媚世人呢,希望博得名利。“行诳”就是欺骗。这个有时候这个在家众哦,有时候这个做执事……做执事要特别注意,什么呢?因为做执事有时候必须善巧方便地回护。善巧方便地回护的时候,有时候,难免会打些……要打妄语,刚开始打妄语,起惭愧心,久了之后,就像吃饭一样,不打妄语还不行,这个“行诳骗”, 这个欺骗的这种行为。结果呢,“杂惑成树”,杂惑就是各式各样的烦恼,贪嗔痴的烦恼,随着修福当中不断不断地发生,就像树这个树林一样这么多。因为一路修福啊,没有内观的功夫啊,就是这样子。“故受鬼趣相似果报”。鬼趣”是什么呢?谄媚,因为谄媚,所以堕落到鬼道,鬼趣等等呢相似的三恶道的果报。

好,这个是他的三恶道的果报。然后呢:

以心非实,生在恶道;以福事成,故受胜处

 

他这个总报来说,是三恶道,为什么呢?----“心非实”。他的内心跟贪嗔痴的烦恼相应,并不是真正的为了解脱而来做。刚开始是夹杂,为了解脱的心,夹杂着烦恼。到后来一路都没有内观的结果,就是到后来全体都是黑的了。就像以前我们老法师说,刚开始是牛奶里面加几滴水,到后来真的是水里面加几滴牛奶,这个心呢到最后越来越贬值了,自己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想改,所以感召到三界,哦,三恶道的总报。

别报呢,因为“以福事成”。毕竟他还是供养三宝还是有福报的。“故受胜处”,在三恶道里面做王,比如说蛇王啊,那么或者这个什么龙王啊,或者畜生道的王啊,或者鬼王啊,因为他毕竟还是有这个修福报。不过就算做王还是三恶道呀,那么这个毕竟不是个好的处所。所以这个各位如果平常组织呀放生呢、助念呢、护持三宝等等的义工的时候,要常常作意,你每次去做义工,每次做义工,每次就要作意,每天都要作意,什么呢?我是为了解脱,为了自己的解脱,为了众生的解脱而来培福,而来做。要这么样的,要这么样的如理作意。当然同时你平常也要有自己的功课,不要说整天昏天暗地的就忙这些事情,忙到最后,一无所有,只有浑身的业力。

所以以前我师父跟我们说啊,我们出家修行有三等---三等:那么第三等---就是做僧团执事、第二等---讲经说法的法师、第一等---修行人。什么意思呢?我们刚出家的时候,就是啊“集资忏净”,多做僧团的执事,僧团的执事啊,典座啊,库头啊,香灯啊......做这些执事,来为自己培福。然后慢慢提升了,咦,这个时候般若智慧慢慢慢慢....... 假借这个福慧双修当中慢慢般若智慧提升了,这时候呢,试着为他人演说,讲经说法……讲经说法。前面重点那个,做执事重点在培福,讲经说法重点在栽培智慧的善根。那培福、智慧善根,福慧双修之后呢,最后最上等就是做修行人----实修。以这个福慧的这个资粮,来做为你未来止观呢、禅修的一个基础。所以这个最上等就是实修,这个修行人。当然你能够成为修行人之后,你再回过来讲经,回过来做执事,那就不是问题,但是你的本质是个修行人。

出家人是这个道理,在家居士也是这个道理。刚开始护持三宝,这只有做执事;当然第二个第二等----为人说法,各位可能比较没有这个因缘。但就是这个配合读诵、听闻,要配合读诵、听闻来增加自己的般若智慧,最后呢,希望各位都能够成为修行人。那成为修行人之后,你再回过来护持三宝,那这时候就全部都是功德了。而不会呀加加减减,到最后哦七扣八扣啊,到底不知道啊是赚了还是赔了,都不知道哦。

好,所以这个以上就是介绍“出家已行凡福行”。持戒、修禅、多闻、营事这个都不是错,这些都是有需要的,我们学佛的人都必须要做的,解行并重哦。就像斋戒会,解门、行门、事务门这三门,那么这是为了培养我们这个解门能力、行门的能力,事务门当中,一方面培福,一方面来调整我们的性格,在做事当中调整性格。所以斋戒会的三门,解门、行门、事务门就是培养我们的解、行,培养我们的性格。这个所以持戒乃至营事这个都是有需要,但是都是要为解脱而做,而且动机为了解脱而做。同时你要有实际上的行为,将这些的持戒乃是营福的事情汇归到实修---解脱道的这个行为上面去,不只是动机,要有真正的行为。不过说来说去呀,还是最好要有善知识的引导,不然的呢,很容易就这样下去了。这个……因为不管持戒乃至营福,都会让你有福报,让你会产生快乐。在快乐当中那么你要能跳脱的话,你要不就是你很有智慧,要不就是有善知识的引导。好,所以我们才会对各位说,我们要发愿求善知识,求善护助引导我们,这个最要紧。

好,再看:

乙六、明出家已行圣道行

这个是我们所该做的事情。出家,像各位身不出家,心出家也很好,心出家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行于圣道之行。”

好,我们看到这个内容:

第一段:

叙难行所以——业疏云:但出世道,无始未经。皆由着世,惯习难断。

    这个出世解脱之道,无始以来呀,未曾经历。你要经历,你现在就不会在这里了,除非你是乘愿再来,不然的话,要真正经历,走上出家---走上那个解脱道的话,那么就不会再来轮回了,所以无始未曾经历。为什么呢?都是因为无量劫来贪着于世间的快乐,所以这种习气……习气呀就很难以断除。所以行“圣道行”很难。你看前面“凡罪行”,我们说这个“诸见”呀、“利养”……这个很难很难跳脱,好一点的人能够跳脱这个。但是又有第二个陷阱等着他----“凡福行”。一个大坑啊,在那儿等着他,要能够跳跃这个大坑,到“圣道行”,那都是要有大的智慧,还有这个大的这种决定啊才能够跳跃的---“凡罪行”、“凡福行”才能够跳跃。因为为什么?因为无始劫以来的惯习、习性呢,太难断了。所以要不就掉到“凡罪行”,要不就掉到“凡福行”,能够走入“圣道行”的是凤毛麟角。好,这个“叙难行所以。”

第二段:

劝励力须修——今既拔俗,智鉴明利。若不行者,禽兽无别。

我们今天既然发心要超越世俗,发心出家啊,要超越世俗的这个轮回,世间的束缚。那么,有这样的发心,然后呢“智鉴”又“明利”,这个智慧、这个鉴别呀,智慧的鉴别、了知的能力哦,又非常的明利,很明利,非常的这个清晰分明。“若不行者”,你看你又有智慧,那么又有这样的发心,你却不行出世道的话,那结果跟禽兽没有差别。为什么呢?禽兽动物啊,它跟痴心所相应,它整个生命的目的就是为了追寻水草、食物,它活的目的就是为了一早起来,那么就是为了寻找食物而活,没有其他特殊的高超的动机。如果我们整个学佛的动机呀,都只是为了要求今生的快乐的话,不管“凡罪行”、“凡福行”都只是为了今生快乐的话,那跟禽兽只是为求水草,那不是一样吗?

下一段:

然圣道行,经说乃多,并随机缘,故药无准。要而言之,不过三种。

所谓圣道之行,他主要的本体呀,本质呀就是般若波罗密之行,依着般若波罗密然后来修行。那般若波罗密的法门无量无边,在经典里面的这个开示啊,说法有很多,八万四千乃至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个都是随着众生的机缘不同,根基有利钝,发心有广跟狭的不同。所以哪这个对治众生的病的这个药并没有定准,有无量无边的这个药。但是无量无边的药总摄起来,我们可以比如说判教,这个判出这些无量无边的药---这个法药呢,可以分为三种。三种就是:性空观、相空观和唯识观,这是称为“南山三观”。道宣律祖这个大智慧啊,他老人家对这个教理是非常通达,将一代时教分为这个“性空观、相空观、唯识观”。那这个判法跟天台其实差不多,“性空观”相当于天台的藏教。“相空观”相当于天台的通教。“唯识观”相当于天台的别教、圆教。那其实这种判法,就是说这个大乘各个宗派的判法其实都差不了太多,这个是道宣律祖的大智慧。

看到第一个,性空观:

一者小乘人行。观事生灭,知无我人善恶等性。

这个小乘人行,当然除了小乘的人,也包括一些这个智慧比较浅薄的小菩萨。

好,那么天台讲就是藏教,藏教的三圣:声闻、缘觉、菩萨所修的法。它重点是什么呢?观是生灭。它从这个生灭的这个角度切入,无常的这个角度切入,观察一切色心一切法都是无常生灭,刹那生、刹那灭。譬如说你看你的心,你看到你的心就是刹那刹那生灭,所以这个心“无我”。你看你的身----你的身是由四大所成的,而四大又是由五尘---色、声、香、味、触---五尘所构成的,五尘构成四大,四大构这个身。所以这个身这当中也没有……也是无常生灭的,所以呢,所以这个也没有真实的“我”的存在。这个不管大小乘的佛法,它都是要……这个般若的法门都是要破这个“我”。

那么所谓“我”,不管“人我”,或者“法我”,“我”的基本定义就是说,这个法它是有……它是有“常一主宰”的特性,叫做“我”。“常”就是它恒常住,不随因缘生灭,叫常;“一”,不变异,它不会变化,外在因缘变化,它本身不会变化,这是一;“主宰”就是说它不假借外缘、众缘和合,它就能够独立生起,叫主宰。就像这个世间人讲上帝,上帝能够生起万物,但是你不能说我要变成上帝,那不行,这个上帝只有一个,它这个主宰。

好,那么“性空观、相空观、唯识观”,所有的法门都是破这个“我”----“人我”,或者“法我”。当然“性空观”主要破的是“人我执”,所以透过无常的观察,知道没有“我”、“人”,这个破“我执”。那么没有善跟恶,这个是破一部分的“法执”。那这个……这个我们等明天我再详细的说明,但主要重点先知道,“性空观”它就是从无常的角度来切入。

第二个,相空观:

二 小菩萨行。观事是空,知无我人善恶等相。

这个是观察如幻空,当相即空,乃至无常也是如幻,这个是更高的这个智慧,相当于通教的智慧。

第三个,唯识观:

三 大菩萨行。观事是心,意言分别,故摄论云:从愿乐位至究竟位,名观中,缘意言分别为境。

大菩萨行呢就是这个大智慧---“观事是心”,万事万物都是唯心所现。前面只是说,境界上是空,是如幻。这时候进一步的把如幻空的“体”给看到,找出来。“体”是什么呢?----心。“心”的话,就别教来说,或者是阿赖耶,阿赖耶是别教的一个说法,阿赖耶所生;或者呢,圆教来讲就是真如。或者阿赖耶,或者真如所生。“观事”是由“心”所生。所以它通于别教跟圆教。

一切法都是“意言分别”。“意言分别”就是说只是你心中的虚妄分别所生,这个佛像,那么这个桌子,你认为它是真实法,只是我们在这个……我们心所现的影像上安立的名相,叫佛像,叫做桌子,事实上它只是我们心所显现的一个幻境而已。那么你对它……认为它有真实性,你给它所安立的种种名言,都只是安在名言上----名言上有,真实性是没有的。所以《摄大乘论》里面说啊,从“愿乐位”---“愿乐位”就是这个菩萨的“十信位”,到“究竟位”----佛果,“十信位”开始,到佛果都是观察中道---“观事是心” 。“观事是心”就是观察中道。这个中道就是离开空、有,真俗二谛,哦,不是离开,是“超越”真俗二谛之上,更高的这个智慧,名“观中道”。“缘意言分别为境”,观察一切我、人、一切的法,都是我们内心的名言,安立在名言之上,观察这一切都是名言安立,没有真实性可得,当然这有它的理论分析,至于理论分析,我们明天再细细的跟各位说明。

好,那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各位先放松腿……

           

  

 

 

           

听打:真达  校对:普现 圆新 普然 惟越

                                                          (2016.09法义研习小组终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