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検索
関連検索: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mtk, smart phone, smart watch, Keyboard, OPENBOX 全てを見ます
南山律在家备览 别行篇导读 讲记07 の画像

南山律在家备览 别行篇导读 讲记07

SKU: FS9101725
弘一大师遗著——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五浊恶世,光芒再现。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南山律在家备览》

别行篇导读  讲记07

主讲法师:因法师

201501上海斋戒

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同学,阿弥陀佛!

我们接着还是来介绍,“安置处所”的最后一段。临终的病人在佛前如果清洁屎尿等等,这个不是问题。因为佛陀就像慈悲的母亲一样,看护着孩子,不会说因为看到粪秽而心存厌恶,不会的。这是佛陀的慈悲。再讲佛陀的智慧:

如诸天见人间臭秽,犹人之见屏厕,臭气难言,尚不以为恶,恒来卫护,何况佛德而有爱憎?

先讲诸天,天上的天人看到人间的臭秽是很厉害的。根据经典《感通传》上面说,据说人间的臭气上冲到天上四十万里,这么样的严重,那这情况简直就像我们看到贫厕,看到厕所,而且还不是现在的厕所,还是那种茅坑,那种旱厕。人世间就像一个大的茅坑一样,而且臭气上冲四十万里,这么臭,臭气难言啊。而诸天尚不以为恶,恒来卫护,就是说,诸天是这样清净的,他本来是不会来到人间,来保护人间的修行人,但是因为来到这个人世间,一方面来听佛说法,二方面在佛灭度之后,嘱咐这些天人必须要来守护人间的修行人,所以他们尚且不以人世间为臭恶,而恒常来这个人世间,卫护世间的修行人,何况佛德而有爱憎?何况佛的功德圆满,智慧圆满,他怎么会有爱憎的分别心呢?这地方就是说,佛的智慧是无分别住的,所以在佛的眼中,不管清净也好,不管秽恶也好,都是不离这念清净的自性,它的本质跟佛清净的法身无二无别。好,这是讲佛的智慧部分。

结论:

但有归投者,无不拔济,乃至为病者随机说法。命终恒在佛所,不得移之。

所以但是有,只要有皈依投靠的众生,没有不蒙佛的拔济。所以在临终的时候,在无常院里面放尊佛像,然后临终前的病人在这个前面,清洗大小便溺等等的,那没有关系的,不必忌讳这个事情。其实就说,我是觉得,重病的人照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就是说他重病,无法下床,然后在床铺前放尊佛像,可以天天瞻仰,这也是很好的。

乃至为病者随机说法,就是说除了安置病人,安置好了之后,接着就是底下将要说的,随着他的机宜、他的根机,来为他说法。然后这个病人到命终为止,恒常地在佛前,不得移开。等于说让这个病人随时都可以看到佛像,或者纸画的,或者立体的佛像,让他随时看到佛像。当然你要鼓励他,去忆念,这个是真正的佛现前,然后忆念阿弥陀佛,随时放下身心世界,可以跟阿弥陀佛离开这个五浊恶世,这么样鼓励他。

然后包括临终的这一些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各位可以看印光大师所写的《饬终须知》里面,讲到的临终的摆设啊、要注意的事情等等。那,这是“安置处所”。

接着我们看到:

甲三、说法敛念。为他说法,使他正念能够收摄起来,这叫说法敛念。当中分为两段:

乙一、余人劝导。乙二、瞻病劝导。

余人劝导就是说,一般通途去看病人劝导的方式;瞻病劝导是说在旁边的侍者,帮忙特别照顾他的侍者,劝导的方式。

余人劝导的重点就是赞叹这个人的功德。为什么要赞叹这个人的功德呢?因为我们在临终的时候,内心的爱取心很重要。像在古代时印度的迦腻色伽王,他一生护持佛法,修很多的功德,但在临终的时候,旁边的仆人拿扇子在赶苍蝇的时候,不小心把扇子拍到他脸上。国王个性都是很骄慢的,被仆人用扇子扑到脸上,这个事情怎么能忍耐呢?就起大的嗔恨心。结果呢,就堕入千头鱼。当然他护持三宝的功德绝对是有,只是说他恶业先起现前,所以堕入千头鱼,这种痛苦的果报。

另外一个相反的,在《涅槃经》里面讲,有提到一个母亲抱着小婴儿过河,结果不小心被水溺死了。那母亲在被溺死之前,因为那个心恒常地忆念她的小孩,想保护她的小孩,虽然说这个做母亲的在世的时候,是常常造恶业的人,恶业、恶习很重,但是因为她这一念的慈悲的心,结果死了之后,升到天上去。所以临终的这一念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在劝导临终的病人的时候,你在为他讲极乐世界净土功德之前啊,当然首先你要告诉他要放下,同时呢,你也可以为他说他这一生所做的功德。为什么呢?让他心中没有忧恼,甚至欢喜。因为有时候临终的人呐,他会有些障碍,想到今生这个事情不对,或者对不起那个人等等的,内心会忧恼。或者一个人在身体很差的时候,气势往往也会很衰,想想啊,对自己越来越没自信,想到“我这么差,我还能往生极乐世界吗?”会起这种颠倒的想法。这个时候你就赞叹他一生所修的功德。这是“余人劝导”的重点。我们看这个文:

事钞云:四说法劝善者——十诵:应随时到病者所,为说深法,是道非道,发其智慧。

说法劝善,劝他生起善念的方法呢,根据《十诵律》说,应随时到病者所,随时就是说常常。就是事实上我们这个临终关怀很重要,不是说等到他断气了或快断气了,你才到旁边为他开示,那就晚了,他那个时候已经是乱心位了,往往你说什么,都没个基础。一定是你平常在他神识还很清楚的时候就为他说法,然后在临终的时候只是稍微再提醒他一下,告诉他:“先前跟你说什么法,你这时候要提起来哦,要注意哦。”这样子。所以这个临终关怀应该是在先前就要常常到病者那个地方去,探望他。一方面就是为他做种种的开示,一方面劝他放下,放下妄想执着,一方面劝他提起正念。

这地方说第一个,为说深法,深法就是指的佛法,佛法甚深,所以称为深法。然后呢,是道非道,为他指示什么是道,什么是非道。道就是出世法,出世解脱之法,这是真实的;而非道呢,就是世间的五欲六尘啊,妻子眷属啊,财富啊,非道。发起他的智慧,发起临终的人他的正念,告诉他说,这是道、解脱道、信愿行三资粮,这是解脱道,叫他提起;同时告诉他,世间的功名、利禄、妻子、眷属、财富,这个都是非道,这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这个不是我们生命的归宿处,这是非道,不是解脱之道,要放下。这是为他说佛法,来发起他的智慧,第一个。

第二个:

先所习学,或阿练若、诵经、持律、法师、阿毗昙、佐助众事。随其解行而赞叹之。

他过去所学习的,或阿练若,阿练若就是指的是十二头陀,修头陀行的;或者诵经,比如说他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诵某些经典上面,功夫下得很深;持律,专门持戒的修行人;法师,就是为人讲经说法的法师;阿毗昙,阿毗达摩就是论,这地方指的就是论师,专门造论的论师;或者佐助众事,就是僧团里面的执事,当家啊、知客啊、住持啊……这些僧团执事,或者佛教团体的执事。

随其解行,随他平常的解行在哪方面下的最深,来赞叹他。那这是对于修行人来说了。那如果对于非修行人,一般世间的善人,或一般世间的人,他纵然一生造作善业即使不是很多,你也应当为他说他这一生所做的善业,让他发起欢喜心。那最起码,比如说世间人,他对他的子女,也是非常慈悲,非常呵护,这个也可以说算是一种善业。

那么在他临终之前呐,常常提醒他,他今生所修的善业。比如说他曾经做些慈善事业,帮助人家;或者他这个人,人家都赞叹他性格特别好,是世间的好人等等的。赞叹他的优点啊,让他生起欢喜心。那刚才所说的就是,他是佛法的修行人,那当然,就佛法来说功德更大。你赞叹他佛法的修行,他更能够有欢喜心。

关于这个劝导的方法,这个也要学习的。

我们看到附表十九:明余人劝导法。第一个是“兰若人”,就是阿兰若,也就是说他修十二头陀行的,一辈子欢喜修苦行的人。那么在临终,要怎么样发起他的欢喜心:

若阿练若者,当软语汎话讫,告云:大德,今者病笃如此,唯当善念,不畏恶道。

若阿练若,就是修十二头陀行的人,喜欢穿着百衲衣,树下坐,冢间坐,日中一食,等等的,十二头陀行的人。

首先第一个,应当以柔软语“泛话”,泛话指的什么呢?就是慰问他的病情,问他“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啊,有没有好一点啊,或哪里不舒服啊,”慰问他的病情。就是你要先关心他,再跟他讲其他的法,他才听得进去啊。你总不能一见面对他开示啊,那不可能啊。除非是已经断了气的人,那当然一开始就开示。不然的话,众生都总是这样,你先跟他说说好话,让他觉得你很关心他。而且是真正的慈悲关心他,不是在套公式啊。就是你感同身受他的苦。我们都有生病的经验,而且对方是在临终的病苦当中,你转想如果是你什么感受?那一定很痛苦啊。这时候感同身受他的苦然后去安慰他,慰问他,这叫“泛话”。

泛泛的谈话之后,接着呢就开始开示,大德,今者病笃,你现在病的这么沉重,那么唯当善念,应当要生起善念,不要害怕将来入于恶道,你不必害怕你未来会堕入到三恶道。为什么呢?以下解释:

何者?自病已前,行头陀大行。佛弟子中,唯有迦叶,世尊在众,常赞叹之。乃至捨座捨衣,佛亲为也。以行胜行,圣人共遵。

为什么呢?因为自从大德生病以前,你常常行头陀的大行。大行指的是头陀的殊胜行,殊胜之行,这个不简单啊。像这个日中一食,一天只吃一顿饭,或树下宿,就是不住在寮房里面,不住在僧寮里,每天都是在树下住,而且这个树还不能够固定一棵树,过几天就要换一棵树,不然树住久了之后,“这个树也挺好的”,贪恋这棵树,那也不行。常乞食,等等的,十二头陀行,那都不简单啊。

然后呢,底下就开始引过去的古德的例子来说明头陀行的殊胜。在佛的大弟子当中,十大弟子当中,只有大迦叶尊者,也是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世尊在大众当中常常赞叹大迦叶尊者。

在经典里面,在北一的《杂阿含经》里说,大迦叶尊者说:“我见衲衣者,有二种利”,一个“于现在世安乐而住”,二“未来之世为诸比丘做照明法,为后世人之所习学。”这句话就是说,大迦叶尊者跟佛陀说:“我看呢,”他个人的体会,就是说,着衲衣的,着百衲衣行头陀行的人呢,有两种的利益:第一个就自利来说,于现在世安乐而住。行头陀苦行啊,事实上他的内心是安乐。我们认为他是苦行,那是我们外人的看法。事实上他内心是快乐的。就像比如说我们各位来到斋戒会,世间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奇怪,放假时间不出去玩,跑到这个地方过午不食,四点钟起床,这么辛苦,好像觉得不可理喻啊。但是各位当在这个斋戒会当中,经过前两三天的适应之后,后来慢慢觉得过午不食的好,早上起床做早课非常法喜充满,这时候深深感觉到丛林的生活真的太好了。这个也等于是一种苦行,但这种苦行带来的却是“安乐而住”,在这种佛寺的斋戒会当中,是身心安乐。所以十二头陀行也是一样,你要真的习惯了这样的修行之后,你身心安乐。第一个,得到自利。

第二个呢,未来之世,为诸比丘做照明法。也就是说,未来呢,这个比丘会因为这个行头陀行的人,因此而内心惭愧,也会跟着学习。像我们比如说在佛寺里面,看有的比丘,整天穿着百衲衣,赤着脚,行头陀行,然后晚上不倒单。我们看了之后,同样是修行人,他也不是说有什么特殊的条件,但是他能做到这样子。我们看了之后,纵然我们做不到,但是我们就警醒自己,不要太放逸。那这就是为诸比丘做照明法,照亮他们的前方,就像引路人一样。然后,为后世人所习学,让后世的比丘,后世的修行人都能学习他的精神。就算事相上做不到,那精神也能够学习。

所以大迦叶尊者说完之后,佛陀就赞叹说,“汝若如是,于长夜中怜悯世间利益弘多,为做救济义利安乐。”意思是说,如果你能够这样行头陀行的话,就等于在轮回的长夜当中啊,怜悯世间,同时能够利益世间的人,能给世间的众生广大的利益,为世间的人做救济,使他们得到究竟的安乐。

就是说,因为你的头陀行可以照亮世间,让大家知道有头陀行,大家也能够精进的修行,修行人都能精进,因此能够义利安乐。

就像早上学人四点钟来到这个佛堂,看到已经有些人在佛堂用功,或者执事在佛堂当中已经开始做香灯,然后整理佛堂啊,准备护持道场。那大家看到,四点钟,就有人来佛堂用功了,这时候就不好意思睡太晚,就早点起来跟着用功,就这个意思。

所以世尊在大众当中常常赞叹大迦叶的十二头陀行,乃至舍座,就是分半座给大迦叶。这因缘呢,这也是出自《杂阿含经》。因缘是这样的:有一次,佛陀在说法的法会当中,大迦叶尊者来了,那因为他是行十二头陀行,头发跟胡须都留得很长,身穿着百衲衣,看起来破破旧旧的,结果就有比丘,是新学的比丘,他看到大迦叶尊者头发这么长也不剃,身上又穿着百衲衣,破破旧旧的,也不洗干净,心中讥嫌。那当然佛陀知道比丘们的心理,所以呢,他就告诉大迦叶尊者说:“来,我的法座分一半让你来坐。”那么大迦叶尊者说:“不行啊,您是佛陀,我怎么敢坐在你旁边呢?”佛陀说:“没关系,你出家比我还早,”只是大迦叶尊者过去是在外道出家,但是“你出家比我早,又行头陀之行,所以堪可接受。”经过两次三次的劝说,大迦叶尊者就坐在佛陀的旁边。这就是佛陀分半座与大迦叶尊者来坐的公案。

佛陀的十大弟子当中,只有大迦叶尊者有佛陀这样特别殊胜的赞叹,甚至舍座,舍衣。所谓“舍衣”就是说佛将他身上所穿的袈裟脱下来,然后换大迦叶身上的粪扫衣,跟大迦叶尊者交换。那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赞叹修苦行、实修的修行人。所以这是佛亲自而为。

因为以此胜行,因为头陀的胜行,是十方三世的圣人——这个圣人就是佛陀啊——十方三世的佛陀共同遵守的规则。为什么?这个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为了众生离苦得乐,不惜行无量的精进。就像《无量寿经》里面说的,“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法藏比丘过去是这么大愿,然后十方诸佛行菩萨道的时候一样都是这样的大愿。为了众生的离苦得乐,我行精进,忍终不悔。修种种的苦行,甚至舍无量的头目脑髓,在所不辞。

所以这个头陀行是十方三世诸佛、圣人共同遵守的,在行菩萨道的时候,都是这么做的。

底下结劝:

大德行紹聖蹤,必生善处,何忧死至?

大德您的修行,“绍”是继承,你的修行继承过去圣人的踪迹——过去诸佛常行之法是行头陀行,那么您也是修头陀行,跟过去诸佛都一样,那你这个善业太殊胜了,您往生之后决定可以生到善处,人天的善处或者净土的善处,何必担忧死亡将至呢?您死了之后只会往生善处。

所以上等根基的人面对死亡的时候,内心是欢喜的。为什么?就像古人说,“今为龙钟叟,明为光明身,”今天我还只是个老态龙钟的老和尚,明天我将成为光明之身,往生净土,莲花化生,成为光明之身。这个“龙钟叟”,就像我们今天带各位观修老苦、病苦、死苦啊,没有价值;但是呢,换来的却是光明之身。那么想想啊,所以上等根基的人面对死亡是欢喜的。

中等根基,至少,他是没有那么特别的欢喜,但是也不会有忧愁的。所以他一生的修行不必担忧死亡将至。

但恐失念,妄缘俗有。此是幻法,更勿思之。

只是恐怕你失去正念,然后虚妄地攀援世俗的境界。你要知道一切世间法都是幻化,不要再思念了。你说你所爱的人,你所爱的环境,这都是幻化,业力所显现的。为什么说是业力所显现的幻境呢?就像经典讲,一水四见,同样的水,我们看到的是水,饿鬼道看到却是猛火,天人看到是琉璃,鱼看到就像空气一样。同样的水,随着业力的不同,显现不同。你看男女的情况也是一样,今生我们是男众,所以我们喜欢女众;下辈子假设投胎变女众,变成喜欢男众。那你说这哪有真实的呢。那这都是幻化之法,循业发现,随着业力所显现的幻化之法。既然是幻法,那就要放下,然后提起正念,想想你所修的善业。这第一个,兰若人,修苦行的人,这么劝。

第二个:诵经人。诵经人是说他一生当中主要是诵经典,读诵经典,称为诵经人。

若诵经者,告云:大德常诵某经,以为正业。实为胜行,凡圣同钦。’

先说,大德您啊常常诵某部经典,作为正业、定课。比如说您一生当中啊,常常诵《金刚经》、《法华经》等等的,提醒他,这实在是一个很殊胜的修行啊,殊胜的胜行,那么是为凡夫还有圣人共同钦仰的。

为什么呢?底下引经典来证明:

鹦鹉闻四谛,尚七反生天,后得道跡;

这个公案是这样子的:在《贤愚经》里面说,给孤独长者常常供养僧众,也常常有僧众到他家接受供养,为他说法。那么给孤独长者家里养了两只鹦鹉,这对鹦鹉会讲人话。这两只鹦鹉也是很有善根,每当有比丘来接受供养的时候,这两只鹦鹉就赶快飞到内屋,通知内屋的人说,有比丘大德来了,赶快出门迎接。内屋的人就很欢喜出来迎接比丘,这样子,非常有灵性的。那么,有一天阿难尊者也到给孤独长者家接受应供,看到这两只鹦鹉这么有灵性这么有善根,也很喜欢这两只鹦鹉,所以他就跟着两只鹦鹉说啊:“我教你们佛法,你们跟我念:苦、集、灭、道,就念这四个字。”为它说这四谛的名字。那这两只鹦鹉也是很有善根,听到“苦集灭道”,很欢喜啊。为了表达它们的欢喜,就从树下飞到树上,再从树上飞到树下,来来去去的七次,飞得很欢喜。

后来过两天,这两只鹦鹉被只狸猫吃掉,咬死了,阿难尊者听了之后有点难过。他就问世尊啊,这两只鹦鹉现在去处,到哪去了?后来世尊就跟阿难尊者说,这两只鹦鹉因为听到你讲“苦集灭道”四个字,非常欢喜,而且七次上下这样飞,所以它们死了之后生四天王天;四天王天死了之后,生忉利天;忉利天死了之后,生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六欲天,死了之后次第次第一直往上生。他化自在天死了之后,到化乐天……乃至一直往下,到四天王天,这样一来一回,算一次,一共有七次来回。这样生天的果报,这就叫“七反生天”,七次来来回回生天的果报。后来呢,七次生天的果报结束之后,来到人世间,证得辟支佛果。这两只鹦鹉后来将证得辟支佛。这个就是后得道迹。

所以就是说我们诵经,不管你懂还是不懂,这个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个经典你在诵的时候有欢喜心,入于耳朵的话,这就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你看这鹦鹉啊,它只是听四谛,而且还不是听四谛的内容呢,只是听“苦集灭道”这四个字,以大欢喜心,尚且都有这样殊胜的功德,何况我们每天这样诵经,那个功德更是殊胜。

其实这个余人劝导的方法也可以拿来劝我们自己。有时候我们修行感觉很疲惫的时候,就想一想啊,比如说,你是兰若人或者诵经人、持戒持律人等等,就想一想你这个修行的功德,内心就欢喜,就有力量。这个是鹦鹉的公案。

再下一段:

大品有经耳品;涅槃,“常住”二字,尚闻不生恶道。

看到这里。接着讲到《大品》,就是《大品般若经》,有<经耳品>。这个<经耳品>它里面是说,能够听闻般若经典的人,都是宿世有大善根。什么大善根呢?过去曾经亲近无量诸佛,在无量诸佛所修种种的功德,有这种大善根,今生才能听闻般若的法门,称为《经耳品》。

所以今生各位能够读诵《金刚经》、《无量寿经》、《楞严经》,这都是过去生啊有大善根。所以众生的善根啊是很难测。不要说只是看到“我今生烦恼很重,听经都听不懂”……其实你要能够听到这个经典,就代表你过去生当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修诸功德,你今生才有这个善根福德的因缘,听这个经典,尤其是听这个圆顿法门。我们汉地的众生啊,特别欢喜圆顿法门,那这都是很有善根的。因为圆顿法门本身要听到就很不容易,听到之后又要相信更是不容易。

你看古代东晋时候,不是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吗?道生法师,他说一阐提也有佛性——这是圆顿法门的思想——他说一阐提也有佛性,结果那个时候圆教的经典还没进来,结果很多人反对,很多出家众反对,甚至反对到把他逐出僧团之外,说这个人邪知邪见。经典里说一阐提是断善根没有佛性的,但是他从经典的义理里推论一阐提也有佛性,这是大智慧啊。其他的人没有这样的智慧,所以就否定他。后来呢,过了不久,从印度传来菩萨的论典,里面很明白说一阐提也有佛性,大家才知道原来错怪他了。

那我说这个意思就是说,听闻圆顿法门的经典,那还要得大善根啊。你看那时候的修行人也算很清净了,但是呢,刚开始圆顿法门还没有进来的时候,他们就不得而闻。那像各位我们现在,《法华经》、《涅槃经》、《楞严经》、《大般若经》,这些都是圆顿法门啊,各位是常常都能够听到,那这都是过去啊有大善根。像我听说,在杭州那个寺院,常常会诵经,诵《华严经》,诵《大般涅槃经》,我听到后,我觉得这些老菩萨的善根啊也是不可思议。虽然有时候说看到这些老菩萨,像平常到佛寺啊,习气很重的样子,但是他们会欢喜诵,而且能够诵这些大乘经典,又是圆顿法门,这善根也是不可思议。

所以<经耳品>就是说,能够听闻这个般若经典,不管你懂不懂,都是过去曾经有无量的善根;何况你今生能够诵经,那都是过去曾经栽培过无量善根,才能有这个福德因缘的。那这是讲到因中的殊胜,能够诵经的人是有殊胜的因。

那么第二个呢,《涅槃经》里面讲到“常住”二字,尚闻不生恶道,这是说果上的殊胜。就是说能够受持如来“常住”二字,同时历劫修习,不久当成等正觉道。这是经典里面的文。同时经典里面又说,能够受持“常住”二字,所谓“受持”的话,当然包括,你听到常住佛性的道理,听了之后,能够忆持于心。真能忆持于心的话呢,将来会有这个力量使我们不堕入恶道当中,这是讲到果的殊胜。能够听闻圆顿法门的殊胜。何况你这样天天不断不断的读诵,那非常殊胜的,这样的劝勉他。

“况复依教广诵,无谬滥过,何能坠陷,必生善处等”,何况大德您啊,能够依着经典,广泛地诵整部经,你看前面讲,能受持“常住”二字,就可以不堕入恶道;鹦鹉听四谛这四个字,就能够七上七下天上,后来又成为辟支佛,何况大德您呐,能够诵整部经呢,广诵,而且没有谬乱过失,“谬”就是错误,“滥”就是非常轻率的态度。您都很恭敬地诵,没有错误,也没有很轻率地诵,何能坠陷呢?怎么能堕落三恶道呢?您不必害怕,您决定能生善道的,等等的,用这些来鼓励他、赞叹他。

或者呢,比如说他是专门诵《法华经》的,那你就可以引《法华经》里面随喜的功德,听了《法华经》之后,为人说,第二个再对第三个说……辗转地辗转到最后一个人,这样的功德都不可思议,何况第一个听到的人。这是《法华经》里面讲的受持《法华经》的功德。那么《楞严经》又讲《楞严经》的功德,等等。你也可以就这经典里面所说各别各别的功德来赞叹他,让他内心生欢喜心,而且你也告诉他要常常忆持,忆持这个事情,忆念。

好,我们现在讲到这个地方。休息15分钟。

                                             

 

         

  打听:惟谨  校对:普晓 广霖 普灵

(2016.09法义研习小组终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