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earch
Related Searches: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mtk, smart phone, smart watch, Keyboard, OPENBOX View all
Picture of 南山律在家备览  持犯篇导读  讲记14

南山律在家备览 持犯篇导读 讲记14

SKU: FS9101708
弘一大师遗著——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五浊恶世,光芒再现。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南山律在家备览》

持犯篇导读  讲记14

主讲法师:因法师

201408上海斋戒

阿弥陀佛!请坐!

我想关于这个律部,从古到今就有不同的说法。从佛陀灭度一百年后,这个律就分派,不同的说法,藏传根据《有部律》,跟我们这个《四分律》所依止的是不一样。所以就是说,从佛陀灭度以来,就不可能说到两家都一模一样统一。要统一,律部就不会分派了。但是始终,同样都是阿罗汉,阿罗汉跟阿罗汉之间,只要不是佛,这个缘起法甚深,每个人看法就会不一样。

所以就是说,你今天要依止哪一部律,你就完完全全老实依着这部律去走。你不能取说,“这家律对我来说有利,那家律我同意,我就照着它的方法去做”,不可以的。除非说你是像道宣律祖这样的大智慧的律师,他可以采取各家律的。但是他以《四分律》为主,然后采取《十诵》、《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各部律的精华,然后又不违背本宗。他可以采取,那这是大智慧的律师才能做的。

所以你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一点,就是说你今天要行持上,你根据哪一部律,你要先决定,想清楚。而且这个东西不管是藏传、汉传什么传,都一样,要有律文的根据。菩萨说的都不算,这是重点。或者“我上师讲的话”,这都不算。这个并不牵涉到我们对他们道德的任何评判,因为我刚刚讲,各部律的论主很多都是阿罗汉,都是圣人,但是每部律的判法就是不一样。你说哪个对,哪个错?这个有时候不是这么简单对与错的问题,在不同的时空会有不同的判法。

律文为什么会不一样?同样的事情,律文判得为什么会不一样?因为不同的时空。所以佛陀针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不同的根机讲不同的话。所以律文,同样偷盗,那么佛陀的判法就不一样。而后代的阿罗汉,根据律文截取一段,一段一段的,那佛陀不同的时空判法不同,所以自然而然,所截取出来的义理文字都不会一样。

所以你在受持的时候,你就要根据律文来受持。而且不能随便说大乘开缘,这个很危险的事情。因为所谓大乘开缘是什么呢?它一个量,真的发菩提心的。我们昨天,就像过去也有讲,比较说,尤其重戒,杀盗淫妄的重戒要开缘,最起码要大乘资粮位。甚至严格地说,是大乘的初地以上才能开缘。有的人说,有的大乘的论是说资粮位以上,有的说加行位以上,有的是说初地以上才能开缘。总之,不是我们,那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

所以就是说,我想第一个你要知道,各部律的说法就不一样,但是你不管根据哪一部律的说法,你必须要有律文的根据。我们先不要说什么大乘开缘,先不说这些。先从声闻戒上来说,你说藏传它根据哪一部律,我们来看律文怎么说,没有关系,就是说会有不一样,这很正常。像受八关斋戒,我们这个成实宗允许八关斋戒一次受好几天;那像南传或者是藏传,他们是根据《有部律》,他们一次只能受一天。那各有所据,这也很难说谁对谁错了,反正各有各的律文的依据就好了。那大家互相尊重,但是重点要有律文的根据。

现在的很多,尤其很多学藏传的人都说“我上师讲的”这个很危险。因为“经通五人,律为佛制”,这个律只有佛才能够说。我们一定要看到律文的根据,这个才算数。所以我昨天说我说的不算,上师说的不算,老和尚说的不算,只有佛说的才算,因为等觉菩萨都不能讲戒。

像弥勒菩萨他实际上等于是古佛再来,所以他可以讲《瑜珈菩萨戒》,他可以。因为他本来就是佛的示现,一般菩萨是不能,一般等觉菩萨也是不能够制戒的。

所以就是说,你今天要讲这个戒,第一个一定要有律文的根据,看《有部律》,或《四分律》什么律,原文的根据。不能说是哪个大德讲的,这个都不准。我通常都参考参考啦。

第二个就是说,这个有律文根据,你也知道,每部律,有的说法本来就不一样,我们自己根据的是哪一部律。假设你完全要根据《十诵律》,假设你要完全根据《有部律》也可以。那你就要根据《有部律》的律师,你以后的修持就根据《有部律》的律师,然后请他根据律文来告诉你怎么做,有律文的依据告诉你怎么做。

那像我们根据《四分律》,我们就根据道宣律祖这个《四分律》中他引的律文来做,我们会有个行持上的标准,一个宗派和依止律师的见解。不光戒学是这个道理,你看任何修行的法门有时候也是一样。只有佛是圆满的。任何一个菩萨或者阿罗汉,他的智慧不圆满,多少都会带点主观性。但主观性没有关系,但是就是不能混杂。不能说这个地方我觉得这部律好,那个地方我觉得那部律好。如果我们的传承,比如说我们这个传承,道宣律祖没有这么说,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就要很考虑了,这是一点。

再一点,就是讲最后会通大乘的问题。说大乘可以开缘,这个事情我是觉得要非常非常谨慎。理论上是没有错,但事实上这个佛讲大乘开缘是对谁讲的?通常不是对我们讲的。所以我们现在最起码,刚开始受戒的时候、学戒的时候先学呆板一点,不要一开始就学大乘大悲心,“圆融无碍”,到最后都没有谱了。

一开始的时候就呆板,我师父讲,“担板汉。”什么叫担板汉?就是我师父他描述了一个人,扛着扁担经过一个狭窄的城门的时候,这个扁担太长了,过城门,硬挤挤过去。他事实上扁担稍微侧一侧就可以过去了,但是他这个人比较驽钝,他就硬挤挤过去,这叫担板汉。蕅益大师他说:“彻悟依然担板汉。”大彻大悟的人一样也是老老实实地持戒、修行的这种,做担板汉;那更何况我们还没有开悟之前,我们就是说更是要学担板汉,先学老实。

你根据哪一部律,就要根据律文。有人他说,曾经有人跟我说:“诶,你为什么八关斋戒可以一次受好几天,或者甚至可以下午再受?”我说:“这不是我发明的,《在家备览》里面道宣律祖有律文的依据。”我们事实上都有律文的依据。你可以说你不同意,你说我是根据《有部律》,你不同意,那没有关系,这个从古到今从来就没有统一过。但是重点是只要你有律文的根据,因果就不会差,这是个重点。

所以一开始初学的时候不能会通这个,这个,这个……然后在会通当中可能还只是上师的说法,这个我个人是不太同意这种做法。我还是以……你说讲修行的时候,以上师说法为准,这个我同意。但讲到律文的时候,这个要以佛说的话为准,这个很重要,重要的观念。

好,所以就说像你现在在学这个《四分律》的时候,各位在学的时候都是一样,先把过去所学的先暂时放下,先不急着会通,先了解道宣律祖到底在说些什么。你在会通的时候,你就会往往就会把道宣律祖的原意,给忽略了。或者错解了,甚至是忽视了。忽视他的这个判法,觉得说应该可以怎么怎么开缘,或者别部律怎么说啊。你这样的话,就有可能说两边都学不好“大道以歧路亡羊。”

好,我们刚才讲到这个“异色”这个是举离处的第五个。

第六个“转齿。”“转齿”是什么呢?就像跟人家赌博,丢那骰子。丢骰子的时候,故意把那个骰子做手脚,然后满足你的需求,这个叫“转齿。”

第七个“离处明不离处”,就是事实上是“离处”但是判定的时候仍然不判“举离本处。”

比如说像《僧祇律》里面举个例子,它说你偷人家的牛或者马,已经“离处”了。所谓“离处”就是说这个牛跟马四个脚已经离开本处了,但是呢这个“未作得想”就是你心中还没有做已得的想法,心还犹豫不定。但因为心还犹豫不定,所以“举离本处”这个法,还没有构成所谓的成立。

就像前面讲那个贼主的心尚未定,这个时候这个缘还没有成就,所以你还可以把它抢回来,就这个意思。所以所谓“举离本处”,他本身如果说心还没有决定作得的时候,这个叫“离处明不离处”。

那这个说法是出自于《僧祇律》,这不是出于《四分律》。但是因为道宣律祖觉得这个说法《四分律》虽然没有明文说,但是符合《四分律》的意义,所以道宣律祖也把它取进来。所以这个就是我们的传承,我们的传承当中告诉我们,我们这部分的思想可以引《僧祇律》。或者是比如说我们下午喝非时浆,我们出家众那么要说法作净。那《四分律》里面没有明文可以说,但是《有部律》里面有说。那这个时候弘一大师觉得很好,把它取进来。

那这些都是什么?我们传承的祖师们,大智慧而且有修持的祖师们,他们一生的学戒、持戒之后,他们有这种大智慧可以这样抉择。就是说,不管谁,不管大小显密、各各传承一样,都是会重视自己传承的思想。因为每个人的有为法都是很复杂,那么你传承的思想、你传承的祖师,他有律文的根据,而且又是你传承的祖师的思想,那我们就能够接受,是这样子的。

第八个“不离处明离处”表面上“不离处”但事实上已经构成了举离本处的这个因缘了。

譬如说在四下无人的地方,你偷东西。那我们讲举离本处,比如说这个抚尺,你要全部拿起来,才叫举离本处。但如果在空静、很偏僻的地方拿,你想这个地方绝对不会有人,所以当你一举、稍一动,还不用全部拿起来,稍微一动,这就叫举离本处了。

这个是道宣律祖根据《善见律》的说法,他举个譬喻,比如说像你拿根木杖往天空上丢,它一定会掉下来。除非发生奇迹,那个木头往天上飞,不然木杖往天空扔,一定落下来,不会不落下来的。他的心已经生起这样这么决定的想法的时候,这个就是,他即使稍微动了一下,就算没有全部取走,那也叫做“不离处”判定作举离本处了,已经生起决定想了。

所以这个举离本处这个事情,事实上还跟偷盗的人的心到底有没有决定。前面他的心如果不决定,纵然已经举离本处了,然后判不离处。相反的,他没有离本处,但是他心已经决定了,整个方便时、根本时,他拿的时候完全是决定想的。这个时候纵然没有完全离处,比如说牛、马四脚还没有完全离开,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判作盗的业成就了,判作已经举离本处了。

第九个“无离处辨离处”“无离处”就是说这个东西本来就没有办法离开的,但是也构成举离本处。比如说什么呢?破坏他人的房子。房子当然也不能把它搬走,但是你破坏他人的房子,这个时候使他人有损,这个时候就称之为举离本处,那么只要满五钱就犯重。

第十个“杂明离处”,就是各式各样的事相,比如说偷人家的水、偷人家的电那么等等的,这个都叫“杂明离处”很多。

在这个《四分律》当中,盗戒的文特别得广,有三卷之多,全部都在讲盗戒;各部律里面讲盗戒的非常多。不过好在各位很庆幸,那些讲得很多的,大部分都是僧物的部分,僧物怎么处理,所以跟各位的关系还没那么大。但是如果真正要处理僧物的话,很多情况我们都要请问专家(专门研究戒律的人)。

好,那这个举离本处。那接着看到这个甲三的不犯。

    甲三、不犯

    三明不犯中。四分云。与想取,己有想,粪扫想,暂取想,亲厚意者。皆无犯。

    不犯当中根据《四分律》的这个说法,有五种情况不犯:

第一个“与想取”就是说你认为这是他给我的,这个不犯。比如说他事实上只是借给你用,但是你当初听的时候,你确实听错了,确实会错意了。你以为他就是要给你,那事后他说:“诶,我不是给你,我只是借你。”那如果你知道你还给他,那就不犯。这个叫做“与想取”:你错解了,以为他给你的。

第二个“己有想”你以为是你的。比如说外面鞋子一大堆,大家赶着上课,赶着去排班,结果拿鞋子的时候,看到有一双鞋子跟自己是一模一样的,或者非常像的,拿了就穿,以为是自己的鞋子。那这个时候就叫“己有想”这种错误的情况,那不犯。

第三个“粪扫想”“粪扫”就是无主物。比如说你在地上捡到个东西,你看这个东西好像掉了很久。你想这个东西大概掉了很久,上面很多的泥巴,应该主人已经不要了,就把它捡起来。那事实上可能主人他可能还想要,他并没有作舍心,那这个作“粪扫想”就无主物。

第四个“暂取想”“暂取”就是说,假设我暂时跟他借用。但借用之后,我对他也没有任何的损失,那叫做“暂取想”。不能说我跟他借支笔来用,用了几天,那个笔水已经耗损了一些了,那我最后再还他,我说我只是暂用、暂取,那不是。因为已经有损了,有损了,那你也没有赔偿,那就不叫“暂取想。”“暂取想”就是说他没有损失。比如说我今天要切水果需要刀子,那我自己没有刀子,我跟隔壁借水果刀来切,水果刀当然还不至于切水果切到刀子坏掉,还不至于。那这个时候用完再还给他,即使没有跟他说,那这个时候也不犯盗,这称之为“暂取想。”

第五个“亲厚意”想,就是说彼此非常亲厚的、非常要好的。所以我用他的东西,或他用我的东西,大家都很高兴。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我的东西能够给你用,我就很高兴,或你的东西能够给我用,你也会很高兴,这个叫“亲厚想。”但这“亲厚想”必须是彼此的。不是说我用你的东西,我很高兴,但你不高兴,那不行。应该是双方面都很高兴的,叫“亲厚想”。所以“亲厚想”当中,我们看第二段别释,对“亲厚想”有七个定义,满足这七种定义才叫做“亲厚想。”

第五律中。具七法名亲厚。一难作能作。二难与能与。三难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舍。七贫贱不轻。

第五,这个第五是“亲厚”义,亲厚义在律文当中要具足七法,称之为“亲厚。”

第一个“难作能作”就是这个事情很难作,他的事情很难作,我愿意帮他作。我的事情很难作,他愿意帮我作。

我们底下这七个都是双方面的,双方面都是这样子的才算,这要注意。不是只有他对我好,单方面的,不是的,双方面都要有才算的。

第二个“难与能与”这个东西很有价值、很珍贵的,一般人很难舍的。但是他却能够舍,或者我也愿意舍给他,叫“难与能与。”

第三个“难忍能忍”就是彼此触恼,一般的人可能会很生气,但是我们两个缘太好了,所以完全不会有这种生气的情绪。像有的人,比如两个太要好,所以讲话有时候没有分寸什么的,但是彼此也都能够了解对方,所以不会怎么样,叫“难忍能忍。”

第四个“密事相告”彼此心中有秘密的时候,你可以告诉我,我可以告诉你。,不可以告诉别人的事情,我都可以告诉你,这叫“密事相告。”

第五个“互相覆藏”“覆藏”就是隐恶扬善,别人的一些不光彩的事情,我能够帮他隐恶,把它“覆藏”起来不告诉别人,我对他是这样,他对我也是这样。

第六个“遭苦不舍”患难见真情,在患难当中彼此互相不弃舍“遭苦不舍。”

第七个“贫贱不轻”彼此不管谁,特别贫贱。即使彼此贫富悬殊,也不会有任何轻慢的心,大家都还是好朋友。

那具足这七种称之为“亲厚想。”

那我看难哦,在这个时代,能够有这么样的好朋友,那这个是很困难的事情。像管仲跟鲍叔牙大概就是像这样子的。但是像这样子的朋友,为什么像管鲍之交,管仲跟鲍叔牙的这种交往能够千古传颂?也就是太困难了。太困难了,所以说会千古传颂。所以我们不要随便用“亲厚想”来开缘,那这是不行的。

有时候你觉得他应该会没事啊,他应该会同意的啊,事实上不见得。

我跟各位举个公案:这个是出自于《法苑珠林》里面举的公案。它说在唐朝有个姓韦,韦陀菩萨的韦,韦庆子。这个人他是做个小官,那么他们家膝下有个女儿。那个女儿很年轻,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就死掉了,夫妻两个当然很悲痛,那也没办法。结果有一天,这个韦庆子他妻子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做一个梦。梦到她女儿来托梦,托梦跟她说:“妈妈,我过去因为偷了你们父母的一点钱,就没有告诉你们。想自己父母的钱嘛没什么关系,就偷偷拿来用而没有告诉你们。现在呢,我必须要还债。我现在被你们买来是一头羊,然后明天就要被宰杀了。希望你们能够救我,不要杀我。”

结果呢,这个母亲就起来后,马上到厨房去看。果然看到一头羊,这个羊的身上颜色,跟她女儿她梦中的女儿的情况很像。她女儿身上穿青衫,青色的衣衫,然后白裙,然后头上有那个玉钗,古代女子钏玉钗。那个羊身上也是一样,身青色,头上两个白点,很像她梦中的女儿的衣着一样。

所以她就告诉厨房那个煮菜的人说:“这头羊不要杀,等到宴客完了,我要把它带去放生。”好,那这个厨师就不杀。但是等到今天要请客,客人都要来了,这个韦庆子看羊肉怎么还没有上来?他就跑到厨房去问。结果那个厨师跟他说,女主人交待,这头羊今天不能杀。结果韦庆子听了之后,很恼火。他说:“谁说不能杀?就是要杀。”然后叫那个厨子赶快把这头羊杀了,做成羊肉,然后来宴客。

结果等羊肉上来的时候,所有的客人都没吃这羊肉。韦庆子问客人:“为什么你们都不吃羊肉?”客人说:“我们刚到你家门口的时候,看到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孩子,在你们家门口被吊着。就像羊被吊着一样,那样子看起来像你女儿的样子,所以我们就不敢吃这个羊肉。”后来这个女孩子她母亲,就把这个事情告诉这个韦庆子韦庆子一听之后一病不起,然后一命呜呼死掉了,受的打击太大了。

所以就是说,即使是自己父母的东西她偷了,下辈子都要还。父母照说已经最接近亲厚了,但事实上还不完全是亲厚。那这个时候偷父母的钱,还是要做羊,然后被杀,来还这个债。那更何况其他不是父母的,朋友啊这些的,那更是一样。不要随便作亲厚想,认为说我跟他就是拜把的,我们很要好什么的,事实上往往不是这样的。因为具足这七个条件,不容易。

所以,总之呢,你跟人家拿别人的东西也好,或借别人的东西也好,不要认为你跟他很要好,就怎么怎么的,然后就不还。或者就随便使用呐、毁损呐,不要这样子。

我发现有时候中国人都很重视人情,有它的好处,但也有它的缺点。好处是说至少人与人之间不会那么冷漠,至少这个小群体之内。缺点就是说,有时候大家变得没有分寸,变得说大家人与人之间没有互相尊重。很多反目成仇的都是原本是好朋友,就是因为一些事情,大家不懂得互相尊重,结果到最后变成生死冤家。所以就是说人和人之间还是要互相尊重,不要说我跟他好朋友,所以说什么话都无所谓,那么做什么事都无所谓,跟他借东西毁损了,他也不会怎么样。

我们众生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别人,有时候别人只是不好意思讲而已,他不见得像你想得那样子跟你这么要好。或者换位来说,假设他把你的东西给借走了、毁损了,你也不见得会那么快乐,也不见得会无所谓。但是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认为我跟他借了不还,或者借了毁损,他应该不会有意见的。我们总是站在自己自私的角度去想,所以到最后都犯盗戒。

所以我们以后跟别人借东西也好,或者拿别人东西也好,要很谨慎,不要随意作“亲厚想。”该怎么的就怎么的,一方面戒律不会违犯,二方面友谊长存。像弘一大师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不要说搞得像浑浊的水,到最后浑浊的水,最后就是臭掉了。

好,最后结显:

如是七法,人能行者,是善亲友。准此量之。

以上所说的七法,彼此能够互相这么做的话,可以称之为“善亲友”。那这样的话可以用作亲厚想来取。那这样的情况难啊,父母亲都不见得能够做到这样,对子女都不见得这样,何况是其余的人。

好,那我们偷盗戒就介绍到这个地方,下午接着讲不邪淫戒。还有五分钟,各位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请说。

问:顶礼法师!先说前面的内容,我举个例子,那我们现在说不与取的话,假如说我们目前来说很多假货,那应该也属于不与取吧?

答:对!就是说你让别人有损失,就算不与取。

问:好,那刚刚您也讲了,就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话就是属于“暂取想”,“这个物品我只是认为我先暂时用一下”。可是呢,我用了以后,我忘记还了,甚至我连这个物品我都忘了,那您说这种是犯盗吗?

答:它不犯盗。因为你没有盗取它的心,对吧?你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要侵占它的心,所以不犯盗。但是呢,欠他的有因果,就像无心杀人、无心杀生,但是不犯戒。但是欠他一条命,意思一样,就是无心犯的。

问:那就是您说的这个因果,是因为他有损失了吗?

答:对呀!所以以后你要还他呀,但是不犯盗,就制教罪来说不犯盗,因为无盗是没有盗心,没有偷盗他人的心。

问:那我再问,刚才说的几个明处,因为看起来都比较,对我们来说,离处明不离处、不离处明离处、无离处辨离处,就是一个“明”,一个“离”,那我对这个“明”的理解,是不是说这个“明”是我们的心是明了的?在这里“明”是指明了?

答:不是明了,这个明可以解释成定义,在律上的定义。比如第七个“离处明不离处”我们可以翻译成白话文就说,虽然已经离处,但是在律上我们定义它不离处。这个明是律上的定义。

问:那用解释出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答:我们讲律上讲,比如说举离本处就算犯了,对不对?但是像比如说第七个“离处明不离处”虽然事相上来说,前面那个离处是事相上的有离处,但这个“明”就是说,但是我们就律上来判断的话,事实上是不离处。

问:所以您当时讲了一个比如说“不离处明离处”是说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偷东西,比如说旷野的话,旷野是没有一个方位的嘛,处是某一个地方,所以它没有界定一个地方。即使我只是拿起来,可能还没有离开本处呢,您说这个稍稍拿起来也属于犯盗,是吗?

答:这个不离处,它为什么叫“不离处明离处”这个主要不是说旷野,不是说旷野没有方向,不是这个重点。重点是是什么呢?重点是四下无人,他拿的时候想一定不会被发现。所以他稍一举起来,从方便时到根本时,他都认为这个绝对不会有人知道。所以他稍微动一下的时候,他就已经作已得想了,重点在已得想。

问:就是说定,你那个定想?

答:定想。所以虽然没有完全拿起来,比如牛、马,没有完全牵走,没有完全离处。明但是明呢,就是说从律上来定义、来判别的话,属于离处了。这样了解吗?

问: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在前面讲到的。就比如说是“见便取”吧,就因利得利,您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因利得利。像我们现在的话,遇到很多人,举两个例子,也有在家人。在家人他可能没有太多的成就,但是他告诉别人,我们先不说妄语,也没有犯妄语。先说偷盗这个部分,但是他会表现出来说,好像我已经有了什么样的神通也好、能力也好,因此得到别人的供养,或者是获取供养。举一个例子,现在的话,在中国来说,有一个叫“心灵法门”一个卢台长,台湾也很有名、很知道,他也有很多这种情况的话,就是收取供养。那这种的话是不是属于“见便取?”

答:也算。

问:换种说叫诈现威仪?

答:诈现威仪是其中一种。,就是说,诈现威仪跟那个还不一样,也是算其中一种。但是像你刚刚讲的心灵法门那个,他因利,他说我已经得到什么利益,然后你们照着做,也可以得到什么利益,但事实上是为了诈骗。

答:好,感恩!

好,那我们今天的研讨就先到此结束,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校对:宗纮 慧印 普灵

(201610法义研习小组终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