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herche avancée
recherches apparentées: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mtk, smart phone, smart watch, Keyboard, OPENBOX Voir tous
Image de 南山律在家备览  持犯篇导读  讲记07

南山律在家备览 持犯篇导读 讲记07

SKU: FS9101701
弘一大师遗著——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五浊恶世,光芒再现。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南山律在家备览》

持犯篇导读  讲记07

主讲法师:因法师

201408上海斋戒版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

阿弥陀佛!

各位请翻到讲义第十四面,我们接着来介绍第三课,“ 不偷盗戒”

这是第二个。不偷盗戒,

那不偷盗戒当中分为三段:

甲一:犯境

甲二:犯相

甲三:不犯

分这个三段。

“犯境”,就是说这个犯偷盗的这个境界,称为犯境。好,先看这个文。

《事钞》云:“初犯境之中。谓六尘六大,有主之物,他所吝护。非理致损,斯成犯法。”

这个所偷盗的这个境界,包括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那么,六大(地、水、火、风、空、识)六大。那凡是“有主之物”,而且是什么呢?“他所吝护”,他所吝护就是说,这东西不但是有主人的,而且它不是结缘品,是他人是吝惜,而且护念不舍的,称为“他所吝护”。而“非理以致损”,这个对方的东西,有所毁损,或者减少,那这个就构成所谓偷盗的这个境界,那这是偷盗的基本定义。接着看到第十五面,看甲二,这个犯相,它分为两段:

乙一:列緣。乙二的随释。

“列緣”,就是说具緣成犯的情况,在那个《在家备览》的原文当中,具緣成犯,弘一大师引用道宣律祖的两种说法,这两个说法,都是宣祖他的著作上面写的,只是那个不同的著作,判法有点那个些微的差别。那我们看这个地方所说的列緣是根据《戒疏》这本书的判法。

《戒疏》云:“此戒五缘:初、是人物;二、人想;三、是重物;四、有盗心;五、举离处。”

分为这五缘,这五个緣具足就成犯。第一个是人物,这个他所偷盗的东西,东西的主人是属于人的,那主人是人的东西。而不是非人或者畜生,是人物;第二个呢,起人物的想,在偷的时候,也知道这个东西的主人他是个人类,而不是非人也不是畜生,这个就是人想;那第三个呢,是重物,所谓重物的话,大概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了,折合现在的话,大概是美金20元左右啦,这属于重物;然后呢,第四个有盗心,就是说确实有想要偷盗,侵占他人物品的心,称为有盗心;第五呢,举离处,举离本处,那就是说把这个东西拿起来,比如说把这个抚尺一拿起来,他这抚尺一拿起来他就犯偷盗,就是他以盗心拿起来,即使是说最后再放回去,那是另外因缘,那比如说他一拿起来的时候,这个所谓偷盗的这个罪啊,就成立了,再放回去,只是说,这个欠对方的这个,就是说,至少他没有欠对方,但是呢,这个业,偷盗的这个恶业就已经成就了,那这个是五緣成犯。那接着看到

乙二的“随释”的部份

随释,就是说就几个不同的緣,来分别解释,那这当中分为五段,

丙一,有主物;

丙二,有主想。

   这两个緣跟《戒本疏》的前面两个缘不太一样,这是根据道宣律祖的另外一个著作,《行事钞》上面的这个定义,《行事钞》这个著作的是比较早,道宣律祖比较年轻的时候,三十出头的时候,就写的《行事钞》,他那个时候,判“具緣成犯”的是:有主物和有主想,后来他年纪比较大了之后的著作《戒本疏》,就是刚才所说的,第一个是,人物;第二个,人物想,就这两个有点差别,那其他的都一样,就是没有什么太大差别啦。

那第三个呢,有盗心,也是一样,就是有偷盗的这个心。那第四个呢,这地方漏了一个,各位再注明一个,

丙四,是重物,就是刚才上面第三点,是重物一样。这点《事钞》跟《戒本疏》都一样。

然后,第五点呢,举离处。所以丙三哪,举离处还是丙五,这个地方打错了,好,首先看第一段

丙一的,有主物,有主物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境界。

丁一,三宝物;

丁二,别人物;

丁三,非畜物,

分这三大类。第一,三宝物分为三方面来说明

第一个,佛物;

第二个,法物;

第三个,僧物。分了三段,来说明,

那先介绍这个戊一的、这佛物的部分。

《戒疏》云:“言佛物中有四差别。”

初佛受用物者:

如堂宇衣服及以金石泥土曾为佛像之所受用者,不得差互常拟供养,生世大福。

先介绍第一个佛受用物。那这个“佛受用物”主要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住持的佛宝,就是佛像啊,佛的殿塔啊这些的,好,那这是属于佛受用物。首先第一段“示物相”,是说明佛受用物是属于哪一些,像“堂宇”,堂宇就是这个大殿,供佛的这个殿堂。堂宇。“衣服”,就是在印度,现在西藏也保持这个传统,就是在佛像上,给他穿上衣服,种种这个华丽的衣服,来庄严佛像。好,那这是衣服。“及以金石泥土”,这个是做佛像的这个材质,或者金,就是说金属的,或者石头做的,或泥土做的,甚至木头做的,那包括像现在还有树脂做的等等,不管是什么样子的材质所做的,只要“曾为佛像之所受用者”,它曾经是属于佛像的一个部份,这个立体的佛像的一个部分,那这个是我们前面宗体篇有介绍过,这是属于住持的佛宝,就是佛陀灭度了,那么谁来代表佛陀呢?就是这个佛像,透过佛像来摄受,来度化众生,成为佛像之所受用者,“不得差互”,好,不得差互的话,我们看底下的小注,这个就是底下,征所以后面,这段“疏言不得差互者”,这段文,这个小字是弘一大师对原文的注解。原本《在家备览》这是比较小的字,当初排版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搞的,没有注意,这个字没有把他缩小,这是弘一大师的小注,我们先看这个小注,

 

《疏》言“不得差互”者。虽此等物朽烂破坏,不许卖此,转制他物而供养佛。惟应别制新物,供佛受用。于其烂坏之物仍旧存奉,不可弃毁或取去贩卖。故《事钞》引《宝梁经》云,乃至风吹雨烂,不得贸宝供养。

 

 “不得差互”就是什么呢?虽然这些东西纵然朽烂破坏,比如说大殿或者你家里个人供过的佛像,那其实也包括那个纸张,画的佛像,印的佛像,或者立体的佛像,都一样,这都是属于佛受用物,就是说不可以卖此,转制他物。就是说他这个坏了,比如说这个铜做的佛像,已经坏了,你不能说我把这个佛像拿去称斤的卖了,称斤的卖了之后呢,然后得到的钱,再来做其他供佛的东西,不可以的。“唯应别制新物供佛受用”。这个,只有说,把旧的坏掉了,再做个新的佛像啊,或者这个佛的衣服啊,殿堂这些的,来供佛,就是说,甚至像大殿,拆下来的木头啊,砖瓦等等,那他也说,严格来讲,不应该拿来称斤的卖,然后再来做其他供佛的东西,不可以的。那于“其烂坏之物,仍旧存奉”,好,就是说,破坏的佛,已经坏掉的佛像,或者佛的衣服,乃至做大殿的材料这些的等等的,这个烂坏的东西应该存奉,把它好好收藏起来,不可以弃毁,不可以随便丢掉,或者拿去买卖掉。所以在《行事钞》当中,引这个《宝梁经》的一段经文,他说啊:“这个佛像,或者佛塔,也是一样。乃至风吹雨烂,不得贸宝供养”。不可以把这个坏掉的材质拿去卖掉了,然后这个钱,还拿去供佛,那么这个是不可以的。为什么呢?主要什么,后面有讲,它这个曾经是佛受用过的东西,就代表佛的法身,那么对佛的法身呢,要绝对的恭敬。是这个意思。好,这个讲佛,是说明示物相,“不得差互,常拟供养”,常常用来供养,因为能够生起世间人的大福报,纵然它只是一个泥雕的,木制的佛像,但是我们要是以虔诚恭敬的心来供养他的话,那就可以得到大福报,甚至可以得到这个大的加持。好,就像那经典里面讲,有四个比丘破戒,在过去空王佛时代啊,有四个比丘破戒,破戒之后非常惶恐,后来空中有人跟他们讲啊:“虽然空王佛已经入灭了,你们可以到空王佛的佛塔里面去瞻仰佛像,的眉间白毫相,那么以这种虔诚恭敬心,瞻仰佛的眉间白毫相,然后好好修忏,就能够灭罪”。后来这四个比丘就依着这个方法到佛塔里面观空王佛的眉间白毫相,结果,因此,然后他修忏,因此都能够灭罪。好,这个出自于《观佛三昧海经》里面的这个说法,然后,这四个比丘后来啊,也都次第的这个成佛了,哪四尊佛呢?也是东方的这个阿閦佛,妙喜国的阿閦佛,南方的欢喜国的这个宝相佛;还有西方的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还有北方莲花世界的庄严微妙声佛。所以这是阿弥陀佛过去的这个因缘,曾经做过一个破戒的比丘,后来因为观察这个,空王佛像的那个白毫相,然后虔诚恭敬地皈命忏悔,因此不但转破戒的业,甚至后来能够更加的精进的修行,乃至于迅速成佛,所以他看到的还只是佛的佛像,但是因为虔诚恭敬的心来瞻仰的话,一样得到佛的加持,为什么呢?你说就像大殿释迦牟尼佛像,这尊木雕的像,但是呢,佛的法身是遍一切处,那当然也遍于这尊木雕的佛像之上。所以,你如果看到这尊木雕的佛像,你知道,哦。他是佛遍满法界的法身的一个显现,然后你虔诚恭敬的心来看待佛像的话,这时候你就会得到真佛的这个加持,所以能生世大福,供养的话,可以成就他的大的福报,甚至在灭罪破障上也有很大的加持力。

在西藏,有一个,很有名的狗牙舍利的这个公案,就是有一个老夫人她拖她儿子到印度去做生意的时候回来,顺便帮她带一个佛陀的舍利子回来,结果呢,她儿子也答应了。但是呢,当他从印度回来,然后已经快回到家,回到西藏,快回到家的时候,才突然想到,糟糕,忘记他妈妈的嘱托了,居然没有把这个佛舍利子带回来,但是现在要回印度去请舍利子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结果他急中生智,就把路边的狗牙,死掉的狗的牙齿把它摘下来,然后把它修一修,然后磨一磨,擦一擦,看起来像个舍利子的样子,然后带回去给他妈妈看,说这个就是佛的舍利子,结果他妈妈看了就起大欢喜心,恭敬心,太好了,从遥远的印度请来这个佛舍利子,结果很恭敬的,然后放在佛桌上,上香,顶礼,供养,结果,顶礼的时候,这个狗牙放光献瑞,那为什么呢?因为佛的法身本来是遍一切处的,她认为这狗牙是真的佛舍利子的话,那就得到佛的法身真正的加持。所以我们来到这个佛堂,就是要很恭敬。古人说如对佛天,就是说你来到这个佛堂,就像面对真正的佛这么样的恭敬,你看西方三圣,你如果看他是画像,那就得到画像的加持,来到这个地方,很轻慢,甚至像世俗人啊,来这逛逛景区,唉,这个佛像怎么样,那个佛像怎么样,这样指来指去,这多损自己的福报。我们看佛像不能用手去指啊,这个很不尊重,也损自己的福报。来到佛堂,这个称为法王殿,就是法王在这里住持的地方,不管佛像是小尊的,大尊的,好看的,不好看的,做的工,好看不好看,那么都一样,都很恭敬。就像有人问阿底峡尊者,他弟子问他说:“这尊文殊菩萨像好不好看 如果好看的话呢,我就要花钱把他请下来”。尊者说:“文殊菩萨像没有不好看的,都是庄严的,只是这尊菩萨像的工,做工,稍微次了一点,菩萨像没有好不好看,都是庄严的,差得话,都是工比较差,说完就把这尊菩萨像顶礼,往头上顶礼一下。所以就是说古代的这个修行人,大德们都知道,这个佛像啊,他是佛的法身的代表,所以他们都会很虔诚恭敬的来面对,像古代的遵式大师也是一样,他有一天,在佛寺请了一尊千手观音像,结果在搬运的过程当中,不小心哪,那个千手千眼,手指头很多么,不小心,把手指头给碰断一小根,结果他老人家就起了大的,那种恐惧心,结果呢,赶快把断的手指头拿起来,想都没有想,就把它按回去,按回去的时候,这个手指头就马上接回去,都不用快干胶啊,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相当的虔诚恭敬啊,为什么那么虔诚恭敬,因为他知道这个佛像就是佛的法身的全体大用,就是他面对佛像的时候,他认为这个就是真正的佛,你认为他是真正的佛,你就可以得到真正佛的加持。好,这是第一段,示物相。第二段:

引律证—故律云。若是佛园坐具等者,一切天人供养,同塔事故。

   在律上有说,如果是“佛园“,佛所受用的园林或者是佛的坐具等等,一切天人都应该供养,曾经是佛所受用过的,那么同佛塔来侍奉,所以凡是佛所受用过的东西,它都有加持力,像这种观念在西藏啊,是最重视的,凡事,比如说莲花生大士,或者是密勒日巴大士,或是哪位大德,他曾经用过的什么袈裟啊,钵啊、或甚至他的衣服啊,任何一件东西,他们都认为有很大的加持力,甚至是从头上剃下来的头发,须发,他们认为都是很大的加持力,那确实也是,像中国也有像佛牙舍利,佛的牙齿,那么佛的头发的舍利,等等的,那都是一样,都是有很大的加持力,就像那个各位看到《虚云老和尚传》,虚云老和尚,他去尼泊尔阿育王寺,也是去礼,那个释迦牟尼佛的这个舍利子,他刚开始看到舍利子的时候,跟我们看到舍利子是一样,是暗暗的,暗绿色,暗暗的颜色,那是因为我们有业障,看上去暗暗的绿色,结果他就不断虔诚恭敬地拜、拜、拜、拜了一阵之后,然后看到那个颜色啊,越来越亮,越来越亮,乃至到最后那个舍利子看起来,越看越大,越看越明亮,然后到最后非常的庄严的颜色,因为他不断虔诚恭敬的礼拜,启请啊礼拜,然后忏悔业障,业障转了之后,看到这个佛像,这个舍利子啊,佛的舍利子啊,这个颜色就变了,好,所以这些都是佛的法身,木雕的,纸画的等等的。他都是佛的法身的全体,所以“同塔寺故”,像同样侍奉佛塔一样,这么样的尊重。第三个,

征所以—所以不许者。莫不即体法身之相,表处是深,不得轻故。

就是说为什么这些佛塔和供佛的,曾经是佛受用过的,佛像啊,佛像受用过的这个东西啊,为什么,不能拿去卖,即是烂坏的也不能拿去卖,也不能够随便抛弃,为什么呢?“即体法身之相”,它这个全体,其实代表佛的这个法身,有这个表法的意义在,所以“表处是深,这个表法的意义相当的这个深,就是说他跟佛的法身是无二无别的。各位要是学习《般若经》你就知道 ,佛的法身是遍一切处,所以一切处都是佛的法身的显现,那么尤其这个佛像,你要认为他是真的佛像,真的佛的法身,那么你就可以得到佛法身的加持力。就像我刚才讲的那个四位破戒比丘的故事,一样的,所以不得轻慢。在历史上,也是有很多啊,这种轻慢这个佛像而遭罪的实际例子。在文革的时候也是一样,听过一些人讲,文革,有一些人很轻慢佛像,或者佛殿亵渎破坏,到最后整家死光光的,这种例子很多啊,所以不可以这个随便的这个,很轻慢的对待。

所以我到九华山去的时候啊,看到那个,简直要晕倒。糕饼也好,香也好,什么地藏牌,画个地藏菩萨的像,连那个糕饼,上面也是印地藏王菩萨的像,那我都不敢买,买了之后都不晓得怎么处理,这个很伤脑筋的,到处都是,然后吃完之后,往垃圾桶一丢,那个业实在是不知道要怎么算。很糟糕啊,所以,这个凡是佛受用过的东西,一定把他好好的把它保存好,即使坏掉的话,也要好好地把它收藏起来,甚至你不能说,我要把它拿去卖掉,卖掉之后呢,然后再来做佛像,做新的佛像,供佛,也不行,为什么啊?因为这个就是佛的法身,就像我刚才讲,狗牙舍利的公案一样,狗的牙齿本来是一个不清净的东西,但是你面对他,你用清净的心面对它,它就变成佛的法身的一个代表,真的就有加持力。好那么你曾经认为的他是佛的法身的代表的一个境界,你把它丢垃圾桶,或者把它拿去称斤卖,那这是非常不恰当。因为,我们佛教徒对佛像的看法并不是像世间不信佛的人,认为说,哦,你们迷信哪,崇拜偶像啊,实际上我们并不认为,他是个偶像,而是认为他就是佛的真身的另外一种显现。但你说释迦牟尼佛来到世间,行住坐卧,在你眼前啊,为你说法,那么吃饭啦,那个是一种显现,活生生的显现,但是这个木雕的这个佛像,也是另外一种显现,木雕啊纸绘的,所以各位来到大殿要好好的虔诚恭敬,有佛像的地方就有佛的住世,有护法的住世,所以来到佛殿不要随随便便,来到佛殿面对佛像,很虔诚恭敬地礼拜,祈求,你就可以得到佛的加持,你要来到这个地方,随随便便,护法神看了也不高兴,佛菩萨当然不会不高兴,他是不分别的,但是呢,损自己的福报。像我看那个《法苑珠林》里面讲哪,三国时代,孙权的儿子孙浩,他曾经偶然之间得到,从地底下挖出阿育王所造的佛像啊,其中的一个,但孙浩这个人非常没有善根,他居然啊,把这个佛像放在厕所旁边,放在厕所旁边也就算了,他还让那个佛像手上拿着绸,就像我们现在的卫生纸,拿卫生纸,上厕所时用卫生纸,就从佛像手上拿。离谱到这个程度,甚至有一次呢,他就是,更离谱,结果甚至在佛像上面哪撒尿,结果啊,因为这个佛像是阿育王时代了他所造的佛像之一,阿育王所造的佛像都有很大的灵瑞的感应,结果这个孙浩当下,下半身疼痛无比,什么医生来治都治不好,治不好的时候,最后请太史过来来占卜,为什么都治不好,占卜,结果,哦,得罪了某一位大神,因为他不晓得佛啊,得罪某一大神,哪位大神呢。后来有位老宫女,她信佛的,因为佛教在东汉明帝的时候就已经传到中国来了,那时候传进来,后来就有人出家了,那么东汉之后就是三国,三国的时候已经知道佛法了,有个老宫女知道这个事情是非常不好的,就告诉孙浩,孙浩就赶快把佛像再重新请出来,然后香汤啊,把他洗干净,然后香汤,沐浴弄干净了,焚香、顶礼、供养、忏悔,这样病才消掉,不过病消掉,但我看,他未来果报,地狱果报恐怕不见得那么容易去得了,下半身这个疼痛,这个只是个花报而已,未来的果报就是地狱。你看我们现在,你要想在佛像上撒尿这种事情,想都想不出,亏他想得出来,所以这个“即体法身之相”。当然那个,一方面可能是花报,孙浩那个,一方面可能是花报,一方面可能是护法神的责罚。所以我们来到佛堂,你见到佛像,就虔诚恭敬的礼拜,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所以这个佛像就是烂坏了,也不能够做其他的用途,也不能够把它丢掉。不过就是说,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印刷术,实在是太厉害了,佛像啊、佛经啊到处都印,所以有时候这个佛像,如果比如说包装纸上面,就像我刚刚指的地藏牌的糕饼,上面有地藏王菩萨,你拿到之后怎么办呢?你拿到这个当然,你不能把它丢垃圾桶,你不能把它丢垃圾桶,那怎么办呢?你就可以把地藏王菩萨把他剪起来,然后把他给覆被,很庄严,然后给人家结缘,这样子,不要乱丢。假设说你看到,比如已经被人家丢弃了,破破烂烂的地藏像,或者是什么佛像,立体的,纸张的,怎么办呢?我曾经到东北有个寺院,因为有时候一般的,不管有信佛没信佛的,他家里的佛像坏了,他就往寺院里送,那个立体的佛像,就往寺院里面送,你说几个佛像把它藏在库房里也就算了,但是寺院常常有人偷偷的送过来,因为放在家里,他也不知道怎么处理,那有的人他也知道不能乱丢,他就偷偷往佛寺里送,越送越多,越累积越多,到时候怎么办?这是个大问题啊,总不能像敦煌一样,挖个山洞全部放进去吧,也没那么容易,那这个寺院,他们的做法就是把佛像全部把他收集起来,半年或一年多收集起来,包起来,包好,然后,全部沉到海里去,他们是这么说的,说经典里面,海龙王有这么样的说法,曾经说过,要供养这个残破的佛像,有这么个说法。那我想这个方法也是可以参考。如果像纸张的佛像很多,如果纸张佛像还好好的,那当然,就像刚才我讲的,把它裁起来,覆被,跟人家结缘,这个可以。如果佛像印的材质很差,一看就知道不会有人要请的,有的,像那个佛像的脸画的啊,简直就是,工,非常的不好,那么没办法结缘,或者佛像,比方纸张印的佛像,本身已经残破不堪了,那你说一直堆在家里,也没有办法堆的时候,那怎么办呢?我那时看到《印光大师文钞》里面这么说:“如果是说已经残破不能使用的佛像也好,甚至佛经也好,残破不堪使用,无法结缘的话,那么我们还是可以用恭敬心将它火化掉,然后呢,这个灰,也是要处理好,放到人踏不到的地方,但是这只是说已经残破不堪使用的,那么无法结缘的,那么能够的话,最好是把他整理整理,然后跟人家结缘,那还是比较如法的,但最好就是不要随便印佛像,或者随便印这个经典啊,到处乱丢。像我们的宣传海报上面哪,那绝对不要印佛像,或菩萨像都是一样,不要随便印,印了之后,你就没办法处理,你说到时候丢是肯定不能丢,烧也不是,不烧也不是,这很麻烦的。所以第一个,佛受用物就是我们在讲大殿供佛的,殿堂,还有做佛像的这个材质,这个本身,还有佛像身上穿的衣服,属于直接属于佛的法身,表彰佛的法身的一部分,那么这个都是属于佛受用物,因为他是佛的法身的表彰,也就是佛的法身的全体,所以不能够随便处理,这是第一个,佛受用物,这个是最需要谨慎处理的。

第二个:属佛物,

看到这个,所以得转者,由本施主通拟佛用,故得贸易。不同前者曾为胜相,故唯一定也。

   好,这个我们先来解释“所以得转者”,这个就是他可以转做其他的用途,然后再来供佛,为什么呢?我们来看底下的小字的解释,实际上底下小字的解释,也是弘一大师对小字的解释,他说:

疏》言“得转得贸易”者。于此属佛之钱宝田园人畜等物,可以随宜贩卖,买取供养具等而供养佛。

    那我们先说明,这个,他的处理方法;属佛物的包括哪些呢?“钱、宝、田园、人畜”,就是说有的人他把这个钱啊,或者黄金啊等等七宝啊,或者是他供了一块田园,那收成,都是要拿来供佛的。或者人,因为古代有那个奴婢,这个奴婢,他就把这个奴婢献给佛寺,专门来供佛用的。“畜”,就是畜生,就像牛,比如说供养佛寺一头牛,专门来做劳役等等,然后做供佛用的。这些东西呢,可以随意贩卖,因为他不是代表佛的法身,他只是系属于佛,他所受用的东西,所以可以“买取供养具等而供养佛”。供养具的话,就是属第三种,待会会介绍的第三种供养物。“等”的话,就是包括第一个佛受用物跟第四个献佛物,第二个属佛物这个比较宽,为什么?因为他是世俗的财物之类,钱宝田园人畜,这属于世俗财物之类,它不是代表佛的庄严法身的一个部分,所以可以转做其它的一、三、四或者一、二、三、四都可以,转做其它的用途,但是还是要拿来供佛,你不能够说观音菩萨跟佛一样的功德殊胜,所以我就把那个供养阿弥陀佛的,专门供养阿弥陀佛的东西来供养观世音菩萨,那不行。因为观音菩萨是属于僧宝,阿弥陀佛是属于佛宝,这也不能互用。所以我们以后三宝物互用时,以后,如果你买个香炉或买什么,你不要说,发心这个我这个专门供养这尊佛像,这尊阿弥陀佛像,不要这么局限,因为你如果说这个香炉就只是供养这尊阿弥陀佛像的时候,下次如果说你要拿去供养观音菩萨像,那就不能了,或者地藏菩萨像,那就不行了,甚至讲得再严格,你说供养阿弥陀佛像,再转供药师佛像,都不行,当然不致于结重罪,会结小罪,但是也是有瑕疵在。如果是供养菩萨,那就不只是小罪了。所以,我们,比如像那种真的花,开一阵子会烂掉,那就无所谓,如果说是供了之后,可以放很久的东西哦,就像香炉啊,或者是灯啊等等,你就买来的时候你就想,反正,供养佛菩萨都可以,不要说我这个香炉,这个莲花灯,什么,一定是供养这尊佛像,不要这么想,你这么想了之后,这所有的东西就只能供养这尊佛像,就不能供养其他菩萨的像。好,我们再回到这个地方说,这个是属于属佛物啊,它可以贩卖,就像钱宝这些东西,所以比较没有关系,看下一段:

此云属佛物,与前段所云佛受用物有异。因钱宝田园人畜等物,不堪受用,但可系属,故云属佛物耳。

这些为什么跟佛受用物处理方法有差别呢?因为啊,这个钱宝、田园等物,佛像本身不堪受用。什么叫不堪受用,不像前面那个木头啊,石头啊,你可以把它雕成佛像,让佛像来受用,那这个田园人畜你不可能把它做成佛像啊,你只能把这些钱,拿来买佛像,但这些东西的本质是没有办法拿来做佛像的,当然除非你把这个黄金,比如一整块黄金,它本来是属于属佛物,宝物么,黄金,但你如果把这个黄金把它打造成黄金佛像的时候,那它就是属于佛受用物,就不再属于属佛物了,属于佛受用物,这黄金是代表佛的法身,这个时候就不能够随便,做其它用途了,如果它还只是个黄金,你可以把黄金拿去卖了,换成蓝宝石,换成香花灯烛来供佛,都可以,主要是前面的佛受用物,它代表佛的法身,差别在这里,所以这个钱宝、田园、人、畜等物,佛像不堪受用,所以只可系属,所以称之为属佛物。接着底下是说:

西竺布施者,或通施三宝,或别指施佛施法施僧。别指施者,各有所属,不得互用。今云属佛物,即是别施佛者。虽许转贸,而所易得者,仍属于佛,不容有滥。

就我刚才讲的,印度人,他那个头脑比较清楚,印度人啊,他们非常聪明,他们很喜欢很复杂的那种逻辑思维,所以呢他们在戒律上分别,他们也很清楚,他们要供养的时候会通知三宝,就像我们说,我这个钱啊,拿佛寺,我这个钱要供养三宝,如果说我这个钱要供养三宝。那么这个钱拿来供佛、供法、供僧都可以,就只是由执事自由决定。如果说这个钱拿来是供佛,那供佛,这个钱就不能拿来印经,不能拿来供僧,这个是不能混用的,所以“通施三宝”是说三宝都可以供养。“或别指施佛、施法、施僧”,那这个专门供佛,或者供法、供僧。那“别指施者,各有所属,不得互用”,一样的供法,供法法本的经典的钱,不能拿来供佛跟供僧,如果是别指布施的话,所以这个地方所说的属佛物就是别指施佛,供养佛的,那么它允许“转贸”,转了卖掉,做其他供佛之具,但是所易得者,所卖的所得到的东西,仍属于佛,不能有混滥。所以一般哪,比如说,一般他们来供养佛寺,我们只有要尽量告诉他们的心不要一定要局限说,我一定要供佛。有时候有的人习惯一讲话说“师父,我这个钱是供佛”。那我们要问清楚,你那个所谓的供佛指的是只有佛还是通指三宝。因为一般人的习俗,汉地人的习俗,不像印度人的习俗,分得那么清楚。噢,这钱我拿来供佛,其实他的意思是说这个钱让你们随便用,就是三宝都可以用,一般是这个意思,但是我们还是要问清楚这个是只能拿来供佛的,那供法供僧可不可以,都要问清楚,因为属于供佛用的东西,其他的法跟僧,同样三宝,但是不能够互用,不能够混滥,所以我们到寺院里面去布施的时候,就是尽量不要有局限,比如说你要供僧,你要盖塔的钱,要盖僧寮的钱,那么拿去做其他僧人的其他用途,那就不行了,所以有局限的,就是一定要把它用在这个上面,不能够错用。

好,我们先下课休息十五分钟。

校对:净乐

2019法義研习小组